冬剪留芽量通常指盛果期树,单位面积的架面上,经冬剪后保留的冬芽数,对幼龄成形期树,指单位蔓段上保留的冬芽数。
冬剪留芽量是明年产量形成的基础,如果留芽不足,则明年果枝少,产量低;若留芽过多,则给夏剪带来困难——需要大量地抹芽、疏枝,劳动量大而烦琐。稍有不慎,甚至造成架面郁闭,通风透光不良,营养含量不均,易形成大量落花落果。
因此,应以夏剪最后定枝的新梢数来确定冬剪留芽量较为合理。
现以棚架龙干整枝形式为例说明冬剪留芽量:
株行距为:0.75m×4m,每亩栽222株,架高2m,扣除架基部40cm和架梢部未结果部位约1m,实有架面积每亩为683平方米,每平方米架面均留1.5个枝蔓。每米蔓段着生3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着生2个结果母枝,冬剪时,采用单枝更新法,每结果母枝均留2-3个芽,则每平方米架面留结果枝组4.5,留结果母枝9个,留芽眼为24-36个。683平方米架面上留有芽眼1.23万-1.85万个,其中结果母枝为6147个,但在生产实际中,每亩红地球春天定枝后有6000个新梢,其中营养枝占1/3,结果枝占2/3-1/2,即有结果枝为3000-4000个,每果穗平均重约750g,则亩产可达2250-3000kg。在冬剪中,此计划产量高出近1-1.5倍的芽眼,其原因是,考虑了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损耗和“瞎眼”,冬季损耗多表现在:冬季防寒时结果母枝的损伤,新梢在春季被风吹折及弱枝、弱芽的瞎眼及抹芽时对不理想芽的淘汰。
在栽培中,尤其是栽培“美国四提”,它们对客观条件要求苛刻,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花序退化等现象,达不到预定产量,因此,各地应根据各地的立地条件、品种特性、架式、肥水管理条件及预计产量,确定合理的冬剪留芽量。
上一篇: 杨树害虫的类型及防治方法
下一篇: 如何预防和减少羔羊断奶时的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