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百科甜瓜霜霉病甜瓜霜霉病,是一种针对甜瓜发作的真菌性病害,俗称“跑马干”。该病害主要针对温室全年种植瓜类,可不断发生。此病一旦发生,通常控制不住,而且流行极快,造成中下部叶干枯,并很快向上发展,损失也大。为害的真菌为古巴假霜霉菌,属于鞭毛菌亚门,常年存活不断侵染。该病可以通过田间管理或药剂喷洒等方式防治。病原中文名古巴假霜霉菌主要为害部位叶片主要危害作物甜瓜中文学名甜瓜霜霉病病原分类地位鞭毛菌亚门更多病害症状 甜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苗期染病,子叶上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浅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紫色霉层。成株染病,叶面上产生浅黄色病斑,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清晨叶面上有结露或吐水时,病斑呈水浸状,后期病斑变成浅褐色或黄褐色多角形斑。在连续降雨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或融合成大斑块,致叶片上卷或干枯,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有时仅剩下生长点附近几片绿叶。果实发育期进入雨季病势扩展迅速,减产30~50%。 以成株期结瓜后最易发病,且损失也大。开始叶背出现水浸状斑点,叶正面呈浅黄色病斑,受叶脉限制病斑成多角形(但不如黄瓜明显)。湿度大时病部叶背长出灰色霉层。叶面病斑后期变黄褐色,并很快融合成大斑,使叶卷曲干枯。病原特征 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属于鞭毛菌亚门。孢囊梗1~2枝或3~4 枝从气孔伸出,长165~420微米,多为240~340微米,主轴长105~290微米,占全长的2/3~9/10,粗5~6.5微米,个别3.3微米,基部稍膨大,上部呈双叉状分枝3~6次;末枝稍弯曲或直,长1.7~15微米,多为5~11.5微米;孢子囊淡褐色,椭圆形至卵圆形,具乳突,大小15~31.5×11.5~14.5微米,长宽比为1.2~1.7;以游动孢子萌发;卵孢子生在叶片的组织中,球形,淡黄色,壁膜平滑,直径28~43微米。传播途径 甜瓜霜霉病多始于近根部的叶片,病菌5~6月在棚室黄瓜上繁殖,后传染到露地黄瓜上,7~8月经风雨传播到甜瓜上引致发病。相对湿度高于83%,病部可产生大量孢子囊,条件适宜经3~4天即又产生新病斑,长出的孢子囊又进行再侵染。病菌萌发和侵入对湿度条件要求高,叶片有水滴或水膜时,病菌才能侵入。发病条件 对温度适应较宽,15~24℃适其发病。生产上浇水过量或浇水后遇中到大雨、地下水位高、株叶密集易发病。防治方法 (1)选用黄河蜜瓜、红肉网纹甜瓜、白雪公主、随州大白甜瓜等抗霜霉病的品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 (2)避免与瓜类作物邻作或连作,有条件的采用避雨栽培法。 (3)7~8月雨后不宜浇水,若需水应浇半沟水。切忌大水漫灌。 (4)合理施肥,及时整蔓,防止生长过嫩,保持通风透光。 (5)营养防治。甜瓜开花后,亩用尿素0.2kg、白糖(或红糖)0.5kg,对水40-50kg叶面喷施,每5-6天1次,连喷4-5次,或亩用"高美施UA-102营养素"等有机活性液肥500倍液50-70 kg喷施于叶面及根部土壤,7-10天1次,连喷2次,以增强植株抗性,预防发病;也可用3kg生石灰对水50kg,浸泡24-48小时,滤出清液喷施,既能杀菌,又能促进根系吸收养分和养分在植株体内的运转、利用,增强抗病能力。 (6)植物杀菌。发病初期,亩用小尖椒、生姜或大蒜各0.2kg捣碎,包于纱布中,置入50kg水中滤出汁液,混匀后喷施,3天后再喷1次,之后每7天喷1次,再连喷2-3次。 (7)7、8月甜瓜发病初期喷洒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15%消灭灵水剂600倍液,每667平米喷对好的药液70升,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喷后4小时遇雨须补喷。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对72%克露、克霜氰、霜脲锰锌(克抗灵)及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产生抗药性时,可改用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1、农业防治:选用黄河蜜瓜、红肉网纹甜瓜、白雪公主、随州大白甜瓜等抗霜霉病的品种。实行轮作,雨后及时排水,切忌大水漫灌。合理施肥,及时整蔓,保持通风透光。避免与瓜类作物邻作或连作,有条件的采用避雨栽培法。7~8月雨后不宜浇水,若需水应浇半沟水,切忌大水漫灌。
2、营养防治:甜瓜开花后,亩用尿素0.2千克、白糖(或红糖)0.5千克,兑水40-50千克叶面喷施,每5-6天1次,连喷4-5次,或亩用“高美施UA-102营养素”等有机活性液肥500倍液50-70千克喷施于叶面及根部土壤,7-10天1次,连喷2次,以增强植株抗性,预防发病。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苯霜灵乳油35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上一篇: 雨水多易致花生缺铁怎么办?
下一篇: 冬季喂牛时添加尿素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