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每一片真叶相对的4片小叶,每到日落后或阴天就会闭合,叶柄下垂,至第二天早晨或天气转晴时又重新开放,这种昼开夜闭现象称为“睡眠运动”或“感夜运动”,是感性运动的一种。
引起“睡眠运动”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光线强弱的变化,使叶枕产生的刺激反应结果不同所致。叶枕上半部和下半部薄壁细胞内的膨压随光线的强弱产生相应的变化,光线弱时,膨压降低,小叶闭合,叶柄下垂。即日落后,或阴天时,光线弱,叶枕膨压小,产生睡眠运动,白天光线强,叶枕膨压大,将小叶撑开,叶片张开。据研究,花生叶片的“感夜运动”,受光敏素的变化所制约。当用红光照射并继之以黑暗,花生叶片就闭合,如最后照射的光为远红光,即使继之以黑暗,中叶也不闭合或延迟闭合。
睡眠运动相应减少气体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发,能调节温度和增强抗旱能力,有利于保持体内正常的生理活性,是花生对环境条件适应性的一种反应。睡眠运动也是花生叶片活力的表现。当花生植株进入生长后期,生活力衰退,尤其荚果成熟后,花生叶片就不具有昼开夜闭的特性,睡眠运动消失,故可将睡眠运动消失作为花生成熟的标志和收获依据之一。
除睡眠运动外,花生叶片还表现相当明显的“向阳运动”,早晚阳光斜照时,植株上部叶片常竖立起来,以其正面对向太阳,并随着太阳辐射角的变化,不断变换其位臵,以尽可能正面对着太阳。夏季中午高温烈日直射时,顶部叶片又上举竖立,以避免过强的阳光直射。
上一篇: 冬季家兔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
下一篇: 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关键技术有那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