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种选择
主要有玻璃脆芹、马家沟大叶黄芹等。
3 .栽培管理
3.1 育苗
①苗床制作 每667平方米移栽田需40~50平方米的播种床。选通风良好、地势较高、能排能灌、土质疏松的地块,制成宽1.2m、长8~10m的育苗畦。灌足底水,水渗后填入营养土。
营养土用壤土7份,腐熟粪肥3份,混合过筛。在混合土中,另每1立方米加腐熟捣细的鸡粪15~20kg、过磷酸钙0.5~1.0kg、草木灰5~10kg、50%多菌灵粉剂80g。充分拌匀,填入苗床,土层厚8cm,整平,灌水。
②种子处理 在高温季节播种,应进行低温浸种催芽。先用冷水浸种24h,用清水淘洗几遍后,拌入相当于种子质量5倍的细沙,用细纱布包好,然后放在15~20℃环境下催芽。每天翻1~2遍,5~6天,大部分种子出芽后播种。
3.2 播种
①播种期 早秋茬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茬 7月上中旬。
②播种量 移栽田每667平方米需种160~200g。 1平方米苗床播种4g左右。
③播种方式 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育苗床内,覆1cm厚的细潮土。
3.3 苗期管理
①遮荫 播种后在畦面覆盖遮阳网、苇箔、高粱秆或麦秸、稻草等,使苗畦内形成荫,以保湿、降温、防雨打。
②间苗 苗出齐后,逐渐撤去遮荫物,加强幼苗锻炼。结合浇小水,间苗除杂草1~2次,使单株营养面积在9平方厘米。
③水分管理 灌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降低土温,防止烧伤。
④肥料管理 幼苗约3片真叶时,随水浇施1次速效性氮肥(尿素),一般1平方米施尿素15g。以后根据生长情况可再施肥1次。
⑤壮苗标准 叶色深绿、枝叶完整无损、无病虫害,4~6片真叶,最大叶长10~14cm,茎粗,节间短,根系发达,苗龄50~60天。
4 .定植
4.1 定植前的准备
①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
②施肥 结合深翻耕地,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kg、草木灰300kg、碳酸氢铵50kg、复合肥30kg,混匀翻后耙平。
③作畦 作南北向、宽1.2m的平畦。软化栽培可采用沟栽,沟距60~66cm。
4.2定植
①定植时期 早秋茬7月中下旬,秋茬8月中旬至9月上旬。
②蘸根 定植时,可用庆田宝200倍液蘸根,以促进发根和缩短缓苗时间。
③定植密度 在阴天或午后,大小苗分别定植。取苗时,在主根4cm左右铲断,定植深度以埋住根茎为度。平畦栽培一般行株距各13~15cm,每穴2~3株;或单株栽植,行株距各10cm左右;沟栽软化栽培的穴距10~13cm,每穴3~4株或株距10cm单株栽植。
4.3 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①缓苗期 浇定植水后1~2天再浇1次缓苗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缓苗。缓苗期需15~20天。
②蹲苗期 秋茬芹菜缓苗后气温渐低,在缓苗水后,结合浅中耕(不超过3cm)进行10~15天的蹲苗。当植株团棵,心叶开始直立向上生长(立心),地下长出大量根系时,标志植株已结束外叶生长期而进入心叶肥大期,应结束蹲苗。
③营养生长旺盛期(心叶肥大期) 芹菜立心后,日均温已降至20℃以下,植株开始生长加快,直到日均温下降到14℃左右。这段时期是芹菜生长最快时期,也是产品器官形成的主要时期。
蹲苗结束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kg,第 1次追肥后15~20天再追施第2次肥,在收获前30天内停止追施尿素。该期还可进行叶面追肥,如喷施0.5%尿素液或0.2%的硝酸钾液。
秋季可用0.2%~0.5%的硼砂液叶面追肥,防止叶柄粗糙和龟裂。土壤缺钾时,应追施钾肥。一般3~4天浇1次水、霜降以后灌水量减少,以免气温太低影响叶柄肥大。
准备贮存的芹菜,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软化的芹菜,当株高25cm左右,天气已凉时开始培土。培土前要充分浇水,选晴天下午,植株无露水时培土。培土以不埋住心叶为度,土要细碎。共培土4~5次,培土总厚度17~20cm。
5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芹菜生产,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蚜虫和温室白粉虱可用1%苦参碱400~10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25%扑虱灵、灭螨猛1000倍液或灭蚜威等喷雾防治。
芹菜斑枯病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1∶0.5∶200)或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农抗120的150~2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3~4次。
6 .收获及贮藏
①收获 可根据市场需求,陆续采收上市。喷药后间隔7~10天,追施化肥30天后才可采收,剔除残次品,并防止加工环节的污染;要不定期分批抽检,按无公害蔬菜标准上市。
②贮藏 采用半地下窖的形式进行贮藏,温度控制在~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7%~99%。
1 品种选择
主要有玻璃脆芹、马家沟大叶黄芹等。
2.栽培管理
2.1 育苗
①苗床制作 每667平方米移栽田需40~50平方米的播种床。选通风良好、地势较高、能排能灌、土质疏松的地块,制成宽1.2m、长8~10m的育苗畦。灌足底水,水渗后填入营养土。
营养土用壤土7份,腐熟粪肥3份,混合过筛。在混合土中,另每1立方米加腐熟捣细的鸡粪15~20kg、过磷酸钙0.5~1.0kg、草木灰5~10kg、50%多菌灵粉剂80g。充分拌匀,填入苗床,土层厚8cm,整平,灌水。
②种子处理 在高温季节播种,应进行低温浸种催芽。先用冷水浸种24h,用清水淘洗几遍后,拌入相当于种子质量5倍的细沙,用细纱布包好,然后放在15~20℃环境下催芽。每天翻1~2遍,5~6天,大部分种子出芽后播种。
3. 播种
①播种期 早秋茬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茬 7月上中旬。
②播种量 移栽田每667平方米需种160~200g。 1平方米苗床播种4g左右。
③播种方式 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育苗床内,覆1cm厚的细潮土。
4. 苗期管理
①遮荫 播种后在畦面覆盖遮阳网、苇箔、高粱秆或麦秸、稻草等,使苗畦内形成荫,以保湿、降温、防雨打。
②间苗 苗出齐后,逐渐撤去遮荫物,加强幼苗锻炼。结合浇小水,间苗除杂草1~2次,使单株营养面积在9平方厘米。
③水分管理 灌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降低土温,防止烧伤。
④肥料管理 幼苗约3片真叶时,随水浇施1次速效性氮肥(尿素),一般1平方米施尿素15g。以后根据生长情况可再施肥1次。
⑤壮苗标准 叶色深绿、枝叶完整无损、无病虫害,4~6片真叶,最大叶长10~14cm,茎粗,节间短,根系发达,苗龄50~60天。
5.植
①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
②施肥 结合深翻耕地,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kg、草木灰300kg、碳酸氢铵50kg、复合肥30kg,混匀翻后耙平。
③作畦 作南北向、宽1.2m的平畦。软化栽培可采用沟栽,沟距60~66cm。
6.
①定植时期 早秋茬7月中下旬,秋茬8月中旬至9月上旬。
②蘸根 定植时,可用庆田宝200倍液蘸根,以促进发根和缩短缓苗时间。
③定植密度 在阴天或午后,大小苗分别定植。取苗时,在主根4cm左右铲断,定植深度以埋住根茎为度。平畦栽培一般行株距各13~15cm,每穴2~3株;或单株栽植,行株距各10cm左右;沟栽软化栽培的穴距10~13cm,每穴3~4株或株距10cm单株栽植。
7.植后的田间管理
①缓苗期 浇定植水后1~2天再浇1次缓苗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缓苗。缓苗期需15~20天。
②蹲苗期 秋茬芹菜缓苗后气温渐低,在缓苗水后,结合浅中耕(不超过3cm)进行10~15天的蹲苗。当植株团棵,心叶开始直立向上生长(立心),地下长出大量根系时,标志植株已结束外叶生长期而进入心叶肥大期,应结束蹲苗。
③营养生长旺盛期(心叶肥大期) 芹菜立心后,日均温已降至20℃以下,植株开始生长加快,直到日均温下降到14℃左右。这段时期是芹菜生长最快时期,也是产品器官形成的主要时期。
蹲苗结束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kg,第 1次追肥后15~20天再追施第2次肥,在收获前30天内停止追施尿素。该期还可进行叶面追肥,如喷施0.5%尿素液或0.2%的硝酸钾液。
秋季可用0.2%~0.5%的硼砂液叶面追肥,防止叶柄粗糙和龟裂。土壤缺钾时,应追施钾肥。一般3~4天浇1次水、霜降以后灌水量减少,以免气温太低影响叶柄肥大。
准备贮存的芹菜,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软化的芹菜,当株高25cm左右,天气已凉时开始培土。培土前要充分浇水,选晴天下午,植株无露水时培土。培土以不埋住心叶为度,土要细碎。共培土4~5次,培土总厚度17~20cm。
8.虫害防治
无公害芹菜生产,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蚜虫和温室白粉虱可用1%苦参碱400~10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25%扑虱灵、灭螨猛1000倍液或灭蚜威等喷雾防治。
芹菜斑枯病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1∶0.5∶200)或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农抗120的150~2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3~4次。
9.收获及贮藏
①收获 可根据市场需求,陆续采收上市。喷药后间隔7~10天,追施化肥30天后才可采收,剔除残次品,并防止加工环节的污染;要不定期分批抽检,按无公害蔬菜标准上市。
②贮藏 采用半地下窖的形式进行贮藏,温度控制在~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7%~99%。
上一篇: 玉米芯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技术?
下一篇: 如何提高植株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