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化肥施人土中后,一般有3个去向:一是被作物吸收;二是养分损失;三是土壤残留,其中也包括生物固定和土壤固定。
(1)氮肥:氮肥的损失途径有氨的挥发损失、硝酸盐的淋失,以及反硝化作用引起的脱氮损失。这就是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一般只有35%左右。生产上采取铵态氮肥深施覆土,硝态氮不作基肥施用,以及铵态氮肥必须施到水田的还原层等,都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2)磷肥:磷肥与氮肥不同,磷肥肥效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的化学固定,一般磷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10%~25%. 被土壤固定了的磷酸盐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慢慢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所以磷肥的后效很长。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极小,因此应作基肥施用。生产上常采取集中施用,分层施用,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等措施,都是为了减少土壤的化学固定,提高磷肥当季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3)钾肥:钾肥施人土壤后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余下的钾离子很快被土壤胶粒所吸附,暂时贮存起来。土壤中的钾一般不会损失,所以当季利用率较高,可达40%~50%.生产上为了防止土壤干湿交替增加土壤对钾的固定,常把钾肥作基肥并施到根系密集的湿润土层中,以减少钾的固定;对固钾能力强的土壤,钾肥不宜过早施人,一般在播种前施于播种沟中,以提高其利用效率。 只要按照肥料的性质,采取正确的施肥方法,就可以减少化肥中养分的损失,从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氮、磷、钾化肥施人土中后,一般有3个去向:一是被作物吸收;二是养分损失;三是土壤残留,其中也包括生物固定和土壤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是减少养分损失,与合理施肥的关系非常密切。
(1)氮肥:氮肥的损失途径有氨的挥发损失、硝酸盐的淋失,以及反硝化作用引起的脱氮损失。这就是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一般只有35%左右。生产上采取铵态氮肥深施覆土,硝态氮不作基肥施用,以及铵态氮肥必须施到水田的还原层等,都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2)磷肥:磷肥与氮肥不同,磷肥肥效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的化学固定,一般磷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10%~25%.
被土壤固定了的磷酸盐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慢慢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所以磷肥的后效很长。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极小,因此应作基肥施用。生产上常采取集中施用,分层施用,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等措施,都是为了减少土壤的化学固定,提高磷肥当季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3)钾肥:钾肥施人土壤后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余下的钾离子很快被土壤胶粒所吸附,暂时贮存起来。土壤中的钾一般不会损失,所以当季利用率较高,可达40%~50%.生产上为了防止土壤干湿交替增加土壤对钾的固定,常把钾肥作基肥并施到根系密集的湿润土层中,以减少钾的固定;对固钾能力强的土壤,钾肥不宜过早施人,一般在播种前施于播种沟中,以提高其利用效率。
上一篇: 怎样给胡萝卜施肥促高产?
下一篇: 蝎子养好有哪些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