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铲除越冬寄主李氏禾、野生稻、再生稻等以减少越冬虫源;晚稻秧田和中稻本田要连片种植,以利药剂防治;采用双季连作,适期播插避过成虫产卵期。
(2)药剂防治。
①秧田防治。在早稻标葱多的地区,晚稻播种前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3公斤撒施;在秧苗移栽前7~10天,当秧苗内活虫率达2%以上时,每亩用40%乐果乳油0.25公斤,或3%呋喃丹颗粒剂3公斤拌毒土撒施;在移栽期发现秧苗带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500倍液,浸秧根后在阴凉处用薄膜覆盖5小时移栽。
②本田防治。在幼虫孵化高峰期,防治虫源田和附近田块。用50%嘧啶氧磷乳油每亩100克,或50%杀螟松乳油和40%乐果乳油各每亩75~100克加75公斤水喷雾,也可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0.2公斤加40%乐果乳油0.1公斤或用3%呋喃丹颗粒剂3公斤拌毒土撒施或进行深层施药。施药时应保持田间有3厘米深的浅水层,防效可达90%。
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在冬春期成虫羽化前,结合沤肥,铲除越冬寄主游草和野生稻等,做到“三面光”减少虫源;做好糊田埂工作,消灭越冬孳生地。减少越冬虫源。把单、双季稻混栽区因地制宜改为纯双季稻区,调整播种期和栽插期,避开成虫产卵高峰期。
2、药剂防治。秧田应注意防止秧苗带虫移栽,秧苗起针到二叶一针期或移栽前5~7d,本田掌握在稻瘿蚊幼虫盛孵峰期,一般在移植后7~15d或初现“大肚”时下药防治。每667㎡用48%毒死蜱乳油200~250毫升,拌沙或尿素撒施,撒施时尽量做到均匀,注意保持田间3cm左右水1周以上。
上一篇: 柚木育苗技术有哪些?
下一篇: 枣果采收后如何进行枣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