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和自然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只有具备某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温度,又在一定时期具有食用菌子实体形成所需温度的地方,才能使该食用菌在此地生存下来。在人工栽培中,温度直接影响各个生长阶段的进程,决定生产周期的长短,也是食用菌产品质量和产量决定性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或同一种食用菌的不同品系及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尽相同。
菌丝生长期的温度效应:各类食用菌菌丝在营养体增殖期生长的快慢,除本身固有的特性之外,主要是受温度的制约。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菌丝细胞代谢速度加快,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增殖;另一方面,因细胞主要活性物质蛋白质、核酸等对高温敏感,温度过高其结构及活性会受到破坏和影响,而使菌丝生长减慢。如香菇菌丝体在5℃时每天生长 6.4毫米,在 25℃时生长85.5毫米,在30℃时生长41.5毫米。因此,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一般最低温度为0-5℃,最高温度为35-39℃,最是温度为20-30℃。
食用菌的菌丝在最低温度与最适温度之间生长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最高温度与最适温度之间生长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里指的最适温度是菌丝生长最快时的温度,但生产中往往不是最合适的温度,因为菌丝生长最快时细胞呼吸旺盛,物质消耗过快而菌丝生长细弱。为了培育健壮菌丝体,常把发菌温度控制在略低于生理最适温度2-5℃的范围内,即“ 协调最适温度” 下培养,虽然菌丝生长速度略慢,但菌丝生长的健壮、浓密、旺盛。
食用菌的菌丝较耐低温,对高温敏感。一般在0℃左右不会死亡。如口蘑菌丝体在自然界可耐 -13℃的低温,香菇菌丝在菇木内遇到 -20℃的低温仍不会死亡。但食用菌一般不耐高温,如香菇菌丝在 40℃下经 4小时,42℃下2小时,45℃下40分钟就会死亡。其它食用菌的致死温度均在45℃以内。然而草菇例外,它在40℃温度下可以旺盛生长,但不耐低温,其菌丝在5℃以下就会很快死亡。
下一篇: 空气滤清器的保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