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棉叶螨的为害症状? 其他经作

棉叶螨的为害症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棉叶螨一生经过卵、幼螨、前期若螨、后期若螨和成螨5个阶 段。每个龄期蜕皮之前,有一不食不动的静伏期。后期若螨蜕皮后,即羽化为雌、雄成螨。棉叶螨主要是两性生殖,在雌螨后期、若 螨静伏期,有不少早羽化的雄成螨守候在旁,待雌螨羽化后争相与 之交尾。I头雌成虫日产卵3?24粒,平均6?8粒,一生可产卵 113?206粒,平均在120粒以上,卵的孵化率达95%以上。雌成 螨经交尾后繁殖的后代,雌、雄性比一般为4. 5 : I。雌螨也可不 交尾而行孤雌生殖,所繁殖的后代全是雄螨,雄螨与母体回交后产 生的后代,兼有雌雄两性。

棉叶螨在北方棉区,以雌成虫于10月中下旬开始,群集在向 阳处枯叶内、杂草根际及土块、树皮缝隙内潜伏越冬。南方棉区, 除以成虫和卵在上述场所越冬外,若有气温升高天气时,可以在杂 草、绿肥、蚕豆、豌豆等寄主上繁殖过冬。主要的越冬寄主,有婆婆 纳、地黄、苦荬菜、旋花、蒺藜、苍耳、卷耳、通泉草、蒲公英、紫花地 丁、艾蒿、豌豆、蚕豆、苕子、苜蓿、桑树、枸树、楝树和刺槐等。

棉叶螨除短距离爬行扩散外,主要借风力传播,也可随水流转移。成、若、幼螨均危害棉花叶片,从幼苗到蕾铃期,都受到叶螨的 危害。叶螨常聚集在棉花叶背,用口针刺吸叶片内栅状和海绵细 胞的汁液,破坏细胞中的叶绿体。受害叶片正面出现黄白斑,后变 红。截形叶螨危害棉叶仅表现黄白斑,不出现红色斑。叶螨多时, 叶背有细丝网,网下聚集虫体。受害叶干枯脱落,棉株枯死。中后 期发生时,中下部叶片、花蕾和小铃脱落。

棉叶螨在棉叶背面吸食汁液,造成棉叶出现红斑,并逐渐扩大,直至全叶焦枯脱落,全株死亡。

为害症状编辑

棉花叶螨的成、若螨均在棉叶背面吸取汁液,叶绿素变色,一般一片叶上有叶螨5头以下时,叶片出现“黄斑”,超过5头时出现“红砂”斑,个体较多时,“红斑”扩大,受害严重时叶片焦枯,最后脱落,幼苗被害严重时,造成死苗;蕾铃期受害,增加蕾铃脱落,铃重减轻,产量降低。

棉叶螨又称棉花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害虫、各棉区均有发生,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寄主广泛。棉叶螨主要在棉花叶面背部刺吸汁液,使叶面出现黄斑、红叶和落叶等危害症状,形似火烧,俗称"火龙"。暴发年份,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它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

 。棉叶螨秋冬季节以雌成螨及其他虫态在冬绿肥、杂草、土缝内、枯枝落叶下越冬,下一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首先在越冬或早春寄主上危害,待棉苗出土后再移至棉田危害。杂草上的棉叶螨是棉田主要螨源。每年6月中旬为苗螨危害高峰,以麦茬棉危害最重,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伏螨危害棉叶。9月上中旬晚发迟衰棉田棉叶螨也可为害。天气是影响棉叶螨发生的首要条件。天气高温干旱、久晴无降雨,棉叶螨将大面积发生,造成叶片变红,落叶垮杆。而大雨、暴雨对棉叶螨有一定的冲刷作用,可迅速降低虫口密度,抑制和减轻棉叶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