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场消毒
(一)人员消毒:
(1)从场外进入生活区:大门口设喷雾消毒室、紫外光消毒室,入场人员先通过内部用铁管围成“弓”字形的喷雾消毒通道,然后进入紫外光消毒室,室内墙壁中部设紫外线灯,下铺麻袋,麻袋用2%火碱液洒湿。在紫外光消毒室内消毒15分钟,紫外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2米,否则无效。买猪人员最好换上场内备用的胶鞋,换上场内备用工作衣服;(2)从生活区进入生产区:①本场员工从生活区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洗澡、更换衣服、胶鞋,然后通过装有约20-25公分深的消毒液的通道后,方可进入生产区。②非本场人员或本场回场人员要进入生产区之前,至少要在生活区隔离一个晚上,洗澡、更换新的生活衣物,第二天方可通过第①种方式进入生产区。
(二)物资消毒
1、车辆
最主要的是售猪和购猪车辆了。一般情况下猪场的烈性传染病,除引种等原因之外,要属售猪和购猪的车辆了。
2、食物
食物的消毒:一部分猪场生活区和生产区不分,对蔬菜、肉类等食物也没有消毒措施。
最主要的是猪肉食物:猪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不经过高温消毒的猪肉细菌可以长期存在并且繁殖,然而另一方面:一部分细菌和病毒对人不至致病,而对猪却要发病了,例如:链球菌。再者一部分细菌可以通过人体内部死亡,然后排出体外从而造成污染。
3、药物
药物的消毒可以说是没有一家猪场做得到的。因为人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药物也是疾病的一个传染源。
4、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的消毒,有消毒者;有不消毒者。目前,猪场的医疗器械不消毒者大有人在;消毒不合理者更是数不胜数。一部分细菌和病毒经过高温一段时间后才能将其杀死,例如:圆环
5、饲料
饲料也应该进行消毒:饲料销售点,也是养殖户常去地方,所以,也是病菌所存在之处。如果不加以消毒,同样会把病菌带入猪场,一但机遇成熟就开始发病。
6、建筑物及生产用具
一些建筑物和生产用具,在进入生产区之前一定要进行消毒,这些物品也可能携带大量的病菌。
场区消毒
1 搞好卫生
场区的环境卫生搞得好坏,与传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环境卫生搞不好,就给病菌造就了繁殖、生长、发育良好的环境。因此要经常打扫场区的卫生,减少病菌的生长繁殖的机会。
2 清除杂草
场区的杂草丛生地方,是鼠和蚊蝇的藏身之地,鼠和蚊蝇都是疾病的传播者。例如:乙脑的主要传播者就是蚊子。附红细胞体的传播者一部分就是鼠和蚊蝇了。因此,彻底清理生产场区的杂草,对养殖场防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杜绝蚊蝇和鼠害。
3 清理垃圾和杂物
垃圾和杂物的堆积也是有利于蚊蝇和鼠害存在。一些猪场建筑完工后不及时清理杂物;或平时的垃圾及杂物堆积如山,从而给蚊和老鼠提供了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
因此,要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更不能把粪便堆积在生产场区。
4 场区的消毒
生产场区要定期消毒杀死周围环境的细菌及病毒,一般情况下生产场区每周应该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选用2%的火碱溶液进行喷雾消毒。用一段时间后改用碘制剂;再用一段时间改用0.05%的过氧乙酸。
猪舍消毒
猪舍的消毒与外界的消毒有所不同,因为场区没有粪便而猪舍有大量的粪尿急胎衣等残留物。并且粪便是不断排出的不能间断,所以彻底消毒猪舍是一件难事,除非把猪转出猪舍
猪舍消毒一般情况下每周一到两次。但是至少一次。
自身消毒
其实搞好自身消毒,在猪场保证猪群健康及个人健康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数人员不注意个人的消毒,工作之后不进行消毒,就去餐厅就餐。
工作服应定期进行消毒。保证工作服勤洗常换,保证自身健康。
有生物消毒法、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三种错施
上一篇: 农药的毒性分几级
下一篇: 麦田中这种飞虫学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