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要点
油麦菜由于是生菜中尖叶的一种,品种不是很多,目前用的最多的纯香油麦菜,是国外引进的。中国对油麦菜的研究起步较晚,到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品种。
品种特性
油麦菜属菊料,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窝苣,叶片呈长披针形,色泽谈绿、长势强健。抗病性、适应性强、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单株可达0.3,667mz产3000—5000kg、有“凤尾”之称。
育苗技术
油麦菜夏秋栽培,必须催芽播种,否则难以保证育苗成功。因油麦菜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超过25℃或低于8℃不出芽。简单易行的发芽方式是: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4—6h,然后捞起沥干,装入丝袜内可选择以下3种方法催芽。
河沙催芽法即在阴凉处铺上湿润的河沙20—30Cm厚,然后将浸泡过的种子撤在河沙表面,再铺 1—2cm厚湿河沙,并用新鲜菜叶盖上。
保温瓶冰块催芽法将浸泡好的种子,吊在瓶内,在瓶内加上清水、冰块,并达到15—20,每隔1天冲洗1遍并坚持换水和加冰块。
冰箱低温催芽法把浸泡好的种子用纱布包好,放入15—20℃的冰箱内、并坚持每天冲洗1遍。上述催芽约经2—4天,有6O%—70%出芽即可播种。适宜季节可直播育苗、冬春可在拱棚内保温育苗,夏秋季节育苗和生产最好采用遮阳网遮光降温生产。
合理密植
季节不同,苗龄差异较大,夏秋需20—30天,冬春需50—70天,一般4—6片真叶即可定植。株行距要求15cm*20cm。
田间管理
油麦菜一般采取平畦栽培,油麦菜有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行株距20厘米左右。定植前深翻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公斤,碳酸氢铵80~100公斤,2米连沟,深沟高畦。苗龄4~5叶定植,秧苗健壮,株行距10~15厘米,平畦栽培。春播露地移栽,施足腐熟厩肥,每亩施碳酸氢铵80公斤。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如遇干旱,以肥水促进,25~30天即可上市,亩产量1800~2000公斤。秋播7~9月正遇高温干旱季节,且常暴雨,移栽后应浇足活棵水,用遮阳网覆盖5~7天,活棵后如遇阴雨天可解除遮阳网,肥水适中,有利于油麦菜正常生长,20~30天即可上市,一般亩产量1600~1800公斤。秋冬播10~11月在露地移栽,12月份遇寒潮侵袭,需移栽在大棚内,25~30天即可上市,亩产量1500公斤左右。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mz施优质厩肥5000kg,二铵40kg,尿素20kg,硫酸钾20kg或草木灰2O0—3O0kg,作成1.5米连沟的畦。定植时浇好定植水,1周后浇足缓苗水、缓苗后配合浇水冲施提苗肥(尿素15kg),后期重施促棵肥(尿素30kg),定植缓苗后及时中耕、深锄以利于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整个生长发育期,保持田间湿润,土壤疏松。定植的管理方法同莴笋基本相同,须加强肥水管理,既要保持充足水分,又要防止过湿而造成水渍为害,同时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防治
油麦菜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可用多菌灵、克露等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吡虫啉等防治,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8%瑞霉—锰锌50g对水20kg和70%乙锰(己磷锰锌)50g对水15kg交替使用、预防效果更佳:灰霉病、菌核病、用50%速克灵粉剂50g兑水40-50kg喷雾,病害严重时,可酌情加大药量。喷药时间应选晴天午后3时或雨后转晴叶面不带露水时较好。
收获
定植后根据各种条件不同,约30~50天即可收获,亩产量约1000-1500公斤,冬季要长一些。收获时夏季在早上进行,冬季温室内应在晚上进行,可用刀子在植株近地面处割收,掰掉黄叶、病叶,捆把或装筐即可销售。如果进行长途运输,还要进行预冷,或在包装箱内放入冰决(冰块周围容易发生冻害)。
上一篇: 老鼠常见天敌主要有哪些?
下一篇: 红萝卜亩产会达多少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