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坚持栽培措施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是防治避免茄子黄萎病的有效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如长茹1号、黑又亮、长野郎、冈山早茄、吉茄1号、辽茄3号、长茹3号、鲁茄1号等。
2、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种植茄子,并深翻平整。发现过黄萎病的地块,要与非茄科作物轮作4年以上,其中以与葱蒜类轮作效果较好。[1]
3、种子用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天达2116”1000倍液浸种20分钟、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云大-120”500倍液浸种2小时,或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移入冷水冷却后备用。
4、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性。适时定植,要求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定植,定植时和定植后避免浇冷水,并注意提高地温。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也可用嫁接育苗的方法防病,即用野生水茄、红茄作砧木,栽培茄作接穗,防治效果明显。[1]
5、巧管水肥。在北方6月份茄子生长前期,地温偏低,要选择晴暖天气浇水,防止阴冷天浇水使地温低于15℃引起黄萎病暴发。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季节,要小水勤浇,使土壤不干不裂,减少伤根,控制发病。门茄坐果后,追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宝等或茄科类专用叶面肥(沃丰素)2-3次,或每次667平方米追氮肥10-15公斤,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力。[1]
6、药剂防治:定植田每亩用2-2.5千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撒地面,耙入15厘米深处。发病初期用30%“恶霉灵”600倍液+“天达2116”1000倍液、38%噁霜菌酯800倍液(防效达93%上)、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3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配好的药液0.5升。[1]
7、生物防治:奥-力-克(青枯立克) 50ml+ 大蒜油 15ml对严重病株及病株周围2—3米内区域植株进行小区域灌根,连灌2次,两次间隔1天,根据病情第2次用药后间隔3—5天再巩固用药1次;其余可采用300倍液进行穴灌预防1-2次,间隔3-5天。
上一篇: 防治核桃树流胶办法有哪些?
下一篇: 辣椒炭疽病防治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