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发展中,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保障了百姓的生计,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由此演进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为加强对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农业部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于2012年部署开展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截至止2015年底分三批共认定了6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项工作填补了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空白,有力地带动了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传承了悠久的农耕文明,增强了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在推动遗产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生态条件差异大,农业生产系统类型各异、功能多样、底数不清,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和现代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
在全国范围内对潜在的农业文化遗产开展普查,准确掌握全国农业生产系统的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是编制国家农业文化遗产后备名录库的重要基础,是今后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对于提升全民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意识,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 如何用堆草诱捕法防治地老虎?
下一篇: 荔枝果实太甜对健康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