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山药 > 圆山药有什么生育特点? 山药

圆山药有什么生育特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圆山药栽培的生育特点和扁山药的生育特点略有不同,圆山药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虽然由种薯分割的每个小块都可以萌芽生长,但发芽最快、芽条最壮的仍是顶芽,其次是顶芽附近的芽子。圆山药一般在10~11月份成熟,而后便进入休眠期,直到第二年的3~4月份,平均气温达到12摄氏度左右时,开始萌芽生根。在气温达到20摄氏度左右,茎蔓开始迅速生长,并进行分枝,发生子蔓与孙蔓,攀卷右旋,向上生长。

圆山药种植时将种薯埋入土壤后,遇到适宜条件,圆山药种薯便会立即发生很多小突起点,其中,只有最优秀的一个突起点能正常发育,进行细胞分裂,发生吸收根和新芽,并继续而出土,而其他的突起则会自生自灭。如果这个长出的芽子遇到变故,就立即会有另一个突起点取而代之,发育成新芽。同时发生两个状芽,是极少见的。

  圆山药种植栽培时,要求对种薯的选择和利用必须特别注意,因为圆山药在较长的初期生育中是依靠种薯提供的营养生长。圆山药吸收根在块茎萌芽后,从茎基部所生新块茎的上端发生,一般有8条左右。圆山药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30厘米以内,水平方向伸长可达90~100厘米。圆山药地下部分吸收根的生育和地上部茎叶的增长同步进行。在萌芽期,根的数量和长度都是有限的,在地上部主茎长到2米左右,并开始发生侧枝的同时,吸收根才开始迅速生长,并且旺盛分枝。这时已进入7月份,种薯自身贮藏的养分已被消耗完,此后就要靠吸收跟从土壤中吸收营养了。

  随着吸收根的发展壮大,气温的升高,水分和养分的充足供应,地上茎蔓很快就会伸长到足够的长度,同时发生子蔓与孙蔓10多条。

  圆山药地下块茎在6月初开始萌芽,8月份进入开花期后,开始迅速膨大。经过30~40天,地下块茎即可长成故有的大小和形状。当气温平均降到20摄氏度时,茎叶开始变黄,降到12~13摄氏度时茎叶枯萎。圆山药要求的温度比长山药较高,旺盛生长期需保持25~26摄氏度的气温。气温降到12摄氏度以下,圆山药的生命活动即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