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它寄主作物或杂草的残体上越冬。水稻收刈时落入田中的大量菌核是次年或下季的主要初侵染源。
水稻纹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稻田菌核。
发病稻株、稻草、杂草等植物上形成的水稻纹枯病菌核,经雨水冲刷以及收获等农事活动而落于稻桩中或土表层,成为水稻纹枯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
稻田菌核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向横向、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水稻收刈时落入田中的大量菌核是次年或下季的主要初侵染源。
上一篇: 淀粉加工用优良甘薯品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 如何使用丙环唑(必扑尔)防治香蕉叶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