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白菜 > 大棚大白菜怎么样防治病虫菜害? 白菜

大棚大白菜怎么样防治病虫菜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大白菜病毒病

  (一)症状: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或抽疯,它在各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心叶称名脉或叶脉失绿,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发病早的,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富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感病晚的,只在植株一侧或半边呈现皱缩畸形,或呈轻微皱缩和花叶,仍能结球,内层叶上生褐色小点。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大白菜病毒一般在寄主体内越冬,次年春天由蚜虫把毒源从越冬寄主上传到春季十字花科蔬菜,又通过夏季十字花科蔬菜传到秋菜上;此外,病毒汁液接触也能传病。

  白菜播种后遇高温干旱,地温高或持续时间长易发病;苗期特别是7叶前易感病,侵染越早发病越重;此外,7叶后受害明显减轻;播种早,毒源或蚜虫多,再加上菜地管理粗放,地势低不通风或土壤干燥、缺水、缺肥时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大白菜抗病品种有:北京新1号、抱头青、天津绿、小杂56、晋菜1号、晋菜3号等抗病品种。

  2、调整蔬菜布局,合理间套、轮作,发现病株及早拔除。

  3、适期早播,躲过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同时蹲苗应该根据天气、土壤和苗情掌握,一般深锄后,轻蹲十几天即可,蹲苗时间过长,妨碍白菜根系生长发育,容易染病。

  4、苗期防蚜至关重要,要尽一切可能把传毒蚜虫消灭在毒源植物上,尤其春季气温升高后对采种株及春播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更要早防。

  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新型生物农药—抗毒丰300倍液或病毒1号油乳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2号乳剂1000倍液加0.1%的高锰酸钾溶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大白菜软腐病

  (一)症状:大白菜软腐病又称烂葫芦、烂疙瘩、水烂等。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均有发生。常见有三种类型:外叶呈萎蔫状,莲座期可见菜株于晴天中午萎蔫,但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部和叶球外露,叶柄茎或根茎处髓组织溃烂,流出灰褐色粘稠状物,轻碰病株即倒折溃烂;病菌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形成水浸状浸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病组织呈粘滑软腐状;病菌由叶柄或外部叶片边缘,或叶球顶端伤口侵入,引起腐烂。上述三类症状在干燥条件下腐烂的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病烂处均产生硫化氢恶臭味,成为本病的重要特征,别于黑腐病。软腐病在储藏期均可继续扩展,造成烂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