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是一种腐生性真菌,适宜在死亡的木材上生长,人工培植时可采用段木栽培、锯木栽培或其他代料栽培
栽培方法有瓶栽、盆栽、塑料袋栽、菌砖栽、段木栽等。
栽培时间根据自然温度决定,一般4~9月适宜,段木栽培适宜性很广,因为它能生长几年,随时都可栽培。瓶栽、盆栽、袋栽都比较快,从栽培到子实体长出只需20 d左右,40 d左右就能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2.1 灵芝盆栽的原料配制
棉籽壳65%、过磷酸钙3%、石膏2%、含水量65%;或锯木屑78%、麦麸20%、白糖1%、石膏1%、含水量65%。
2.2 灭菌和接种
将上述的原料拌匀后,装入盆内,厚度3~4寸为宜,压平培养基表面再用塑料薄膜封口,进行灭菌。灭菌方法:高压灭菌,待压力115磅时保持1 h即可。土法灭菌,从水沸算起保持6~8 h,冷却后接种。
在接种箱接种室内进行消毒,用甲醛10 mL/m2,高锰酸钾6g/m2混合气化消毒,30 min后可接种。接种时将原料去掉表层,然后再把培养的菌种接人灭菌的盆内,菌种大约手指头大小,每盆表面可接4~5穴或者复播菌种,然后再封好盆口,置于培养室培养。温度保持在25~28℃,相对湿度75%~80%,并注意通风换气和保持环境清涪。培养25~30 d后,菌丝即可长满全盆。若出现子实体,应立即去掉塑料薄膜。待菌丝生长到二分之一后,培养基表面就会出现菌蕾,菌蕾逐渐膨胀扩大,此时应加强通风、光照、保温和保湿的管理,一个月左右就能生长成熟。
3 灵芝盆景的造型栽培
灵芝菌盖有圆形、肾形、扇形等多种形状;又有环状、云状、棱纹及辐射状皱纹;菌柄修长,有侧生、偏生或分枝等;人工加工可以培养出多种造型的灵芝。更可贵的是子实体老熟之后,质地坚硬,有漆样的自然光泽,经久不腐,是盆景工艺极为难得的材料。根据灵芝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改变光、温、水、气等条件,可以达到抑长、助长和造型的效果。
(1)控制菌柄和菌盖的形成,把刚形成子实体原基的培养盆,放在温度、湿度和光照都适宜的大玻璃缸内。缸口盖上一块具有一个1~2 cm通气的玻璃板,使其通气不良,这时缸内的子实体原基只伸长菌柄不形成菌盖,当菌柄长到一定长度后,将培养盆从缸里取出放在缸外,由于通气良好,刚伸长的菌柄会很快形成菌盖。
(2)双层菌盖的培养,把已形成菌盖而未停止生长的灵芝,再放人玻璃缸中继续培养,菌盖下面就会出现增生层,并盖住部分菌孔,使菌盖增大增厚。如果继续维持这种通气不良的状态,增生层边缘会长出二次菌柄,并继续伸长下去。如果将其从玻璃缸内取出,恢复良好的通气条件,二次菌柄很快长出菌盖,形成双层菌盖的灵芝。
(3)根据灵芝有强烈的向光性,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采用四面遮光,可使菌柄和菌盖垂直向上生长。如果采用单侧见光,则可使菌柄和菌盖朝有光的方向生长。此外,受光强弱的程度不同,子实体颜色也有深浅之分。
(4)控制朵型大小,选用不同口径的容器,可以培养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子实体。如用小口径瓶做容器,可形成长菌柄的单生灵芝,用小花盆做容器,则长出多菌柄成的灵芝,如用塑料袋作容器,装料量多,养分充分,可长出朵大柄粗的大型灵芝。
(5)形成变形的子实体,用紫外线照射,可使子实体变形。用塑料纸包扎,可使正在生长的菌柄弯曲、变粗,或出现偏生结疤的菌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