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怎样在池塘中培育出1龄蟹种? 其他水产

怎样在池塘中培育出1龄蟹种?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龄蟹种其主要技术关键为:

(1)池塘面积3~5亩,水深1.5米。建好防逃设施,做好清塘消毒、培肥水质和种植水草等工作。
(2)合理放养,适时混养通常每亩放养仔蟹4万~6万只,Ⅲ期仔蟹放养量多一些,Ⅴ期仔蟹则偏低。在6月中、下旬,可混养青虾苗。池塘放养密度每亩为3万~5万尾。通常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放养鲢、鳙鱼夏花,以滤食水中浮游生物,降低池水肥度,促进蟹种生长。根据池水肥度,每亩放养鲢、鳙鱼夏花20尾,其比例为5∶1。
(3)分阶段投饵根据蟹种的生长规律和生态要求,可将蟹种培育分为两个阶段,各阶段的培养目标、生长规格和投饵数量见表。1龄蟹种分阶段饲养模式(上海崇明)阶段,时间,蜕壳,生长规格饵料。第一阶段(控制阶段)7月8日至9月8日(小暑至白露)2次由2万只/千克长至3000只/千克左右投水草,日投饵量为蟹体总重量的50%第二阶段(促长阶段)9月8日至12月8日(白露至大雪)3次由3000只/千克长至100~200只/千克投人工饵料,日投饵量为蟹体总重量的3%~5%,傍晚投饵投水草,日投饵量为蟹体总重量的20%~40%
(4)加强日常管理在管理上坚持做好“四查”、“四勤”、“四定”和“四防”工作。

池塘中培育1龄蟹种,是指采用“组合式培育法”,第一阶段先在仔蟹塘培育仔蟹后(或购入仔蟹),再由专池培育成1龄蟹种。其主要技术关键为:1龄蟹种
(1)池塘面积3~5亩,水深1.5米。建好防逃设施,做好清塘消毒、培肥水质和种植水草等工作。
(2)合理放养,适时混养通常每亩放养仔蟹4万~6万只,Ⅲ期仔蟹放养量多一些,Ⅴ期仔蟹则偏低。在6月中、下旬,可混养青虾苗。池塘放养密度每亩为3万~5万尾。通常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放养鲢、鳙鱼夏花,以滤食水中浮游生物,降低池水肥度,促进蟹种生长。根据池水肥度,每亩放养鲢、鳙鱼夏花20尾,其比例为5∶1。
(3)分阶段投饵根据蟹种的生长规律和生态要求,可将蟹种培育分为两个阶段,各阶段的培养目标、生长规格和投饵数量见表。1龄蟹种分阶段饲养模式(上海崇明)阶段,时间,蜕壳,生长规格饵料。第一阶段(控制阶段)7月8日至9月8日(小暑至白露)2次由2万只/千克长至3000只/千克左右投水草,日投饵量为蟹体总重量的50%第二阶段(促长阶段)9月8日至12月8日(白露至大雪)3次由3000只/千克长至100~200只/千克投人工饵料,日投饵量为蟹体总重量的3%~5%,傍晚投饵投水草,日投饵量为蟹体总重量的20%~40%
(4)加强日常管理在管理上坚持做好“四查”、“四勤”、“四定”和“四防”工作。①四查。即查蟹种吃食情况、查水质、查生长和查防逃设备。特别是防逃设备,在大风、大雨时,应及时检查,发现问题,随时修理,保持设备完好。②四勤。
池塘养蟹种即勤除杂草、勤巡塘、勤做清洁卫生工作和勤记录。③四定。即投饵要定质、定量、定时和定位。④四防。即防敌害生物侵袭、防水质恶化、防蟹种逃逸和防偷。
(5)集中捕捞暂养扣蟹捕捞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①竹丝笼捕捉法。用毛竹枝捆扎成笼,用细绳与浮子相连。冬季来临前每亩放20~30个,以供幼蟹钻入其中栖息越冬。捕捞时,用竹叉迅速提起浮子,提出竹丝笼,放在三角抄网上,轻敲竹丝笼,躲在其内的幼蟹纷纷落入三角抄网内而捕获。此法也可用杨柳枝替代毛竹枝。②光诱捕。在10~11月的晴天,抽去大部分池水,留30厘米深的水,到晚上河蟹便会上岸。只需在池塘四角装上电灯(或点灯),利用蟹种趋弱光的特性,便能徒手捕捉。也可在池塘四角沿防逃墙边各埋一口扁缸,缸内放少量细沙,其缸沿与地面相平,在缸上方安置电灯,蟹种会自动爬入缸内。③流水捕捉法。利用蟹种有逆流而上的习性,放水一半,再加水装上蟹笼捕捉。④干塘捕捉。冬季蟹种活动能力低,活动范围小,不少蟹种往往挖洞穴居。此时要捕蟹种,只能抽干池水,直接下池捕捉。对穴居蟹种,只能用长而窄的铁锹对准蟹洞,将扣蟹逐一挖出。
蟹种捕出后,应放入暂养池内暂养。暂养池以土池为佳,要求池底无淤泥,多水草,防逃设备良好,排灌水和日常管理方便。一般每亩可暂养蟹种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