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养牛场的布局要求有哪些?

养牛场的布局要求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2.现代散栏饲养奶牛场生产区规划布局

奶牛饲养大体上有两种模式:传统的栓系饲养和现代的散栏饲养。
1)传统的栓系饲养:主要以牛舍为中心,集奶牛饲喂、休息、挤奶于同一牛床上进行。各乳牛舍的管理相互平行,管理承包方式实行大包干。即每人承包15-25头牛,这些奶牛的饲喂、挤奶、清粪全由一人负责。其优点是饲养管理可以做到精细化。而缺点是费事、费时,难于实现高度的机械化,劳动生产率较低。
2)现代化散栏饲养:主要以牛为中心,将奶牛的饲喂、休息、挤奶分设于不同的专门区域进行。乳牛的管理工序垂直或交叉,管理承包方式实行工种包干。即饲喂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饲喂,挤奶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挤奶、清粪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清粪。其优点是省工、省时,便于实行高度的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缺点是饲养管理群体化,难于作到个别照顾。奶牛场的整体布局应是实现两个三分开:即人(住宅)、牛(活动)、奶(存放)三分开;奶牛的饲喂区、休息区、挤奶区三分开。尽量减少脏、净道路交叉污染。

根据养殖业牛场的管理要求,一般把养牛场分为4个区,即生活管理区、生产辅助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和病畜隔离区。分区规划时应首先考虑地势和主风方向,从人和牛病防治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各区位置,使各区间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环境卫生防疫条件。

1、养牛场的生活管理区 生活管理区包括职工居住区及办公场所,应在养牛场上风和地势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对规模化养牛场,应保证50米以上距离。

2、牛场的生产辅助区 主要包括供水、供电、维修、草料库等养牛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布置,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该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3、牛场的生产区 主要包括牛舍、人工授精室、挤奶厅等生产性建筑,应设在厂区的下风口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

4、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 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牛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300米以上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