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京水菜不同茬口的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其他蔬菜

京水菜不同茬口的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秋露地栽培 ①培育壮苗。京水菜种子粒小,苗期生长缓慢,且小苗纤秀, 适宜育苗移栽,种子价格又相对比较贵,所以对播种的质量要求 比较高,苗床应选择保水、肥能力强的肥沃壤土,播种前 7-10 天深翻晒堂,然后按10 米 2 苗床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20 千克, 磷酸二氢钾0.3 千克,均匀撒施地面,耕翻10-12 厘米,搂耙平 后踏实。在苗床浇透水后,撒层过筛细土,然后播种,为防止秧 苗徒长而形成高脚苗或弱小苗,播种不宜太密,每平方米苗床播 种0.5 克左右为宜,因种子粒小,为播种均匀需要将种子掺沙分 两次撒播,然后覆盖过筛细土 0.5 厘米。播后保持床温 25℃以 下,并保持畦面湿润。如温度过高,中午应覆盖遮阳网,并顺沟 浇水,创造一个阴冷湿润的环境。出苗后适宜温度白天18-20℃, 夜间8-10℃,以利定植时带土沱。苗龄30 天左右,有6-8 片真 叶,叶色深绿,根系发达即可定植。 有条件单位尽量采用穴盘育苗方法,以草炭、蛙石为基质, 根系发育好,成活率高,有利于培育壮苗。 ②整地。定植选择前茬不是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前茬作物 收获后,清除地面杂草及残枝枯叶,施用有机肥后,耕翻耙细整 平,做成宽1.3 米、长8 米左右平畦。起苗时,应尽量少伤根, 带大土沱,定植时间以下午或傍晚为宜,避免气温过高或日灼萎 蔫。 栽植密度:以采收嫩叶及册收分生小株的栽培密度大些,行 距 30 厘米,株距20 厘米,每667 米 2 10000 株左右。若一次性 采收大株的密度小些,行距40 厘米,株距30 厘米,每667 米 2 5500 株左右。 注意不要栽植过深,小苗的叶基部均应在地表面,如果过深 会影响植株生长及侧株的萌发,有时会引起烂心。 ③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京水菜前期生长慢,沐间种的地块要及时中耕除 草1-2 次,中耕由浅变深。 浇水:定植后 2-3 天宜再浇 1 次缓苗水,以保持小苗不萎 蔫。然后中耕蹲苗巧天左右。待心叶变绿,再开始浇水,以后根 据天气和墒情浇水,一般每隔5-10 天浇1 次水,常保土壤湿润, 但注意每次浇水量不要过大。 (2)秋、冬温室栽培要点 ①育苗。用128 穴的穴盘育苗,以草炭和石为基质,有利于 根系生长和培育壮苗,栽植时能提高成活率。草炭和蛙石比例为 2,1,每立方米基质加150 克50%多菌灵,1 千克氮、磷、钾三 元复合肥,混合均匀后装盘待用;先将苗盘内基质浇透水,然后 播种,每穴2 粒种子,播后覆1-1.5 厘米厚的蛙石,再浇水后放 人育苗床。每667 米 2 用种10 克左右,需苗盘750 个(按千粒重 1.6 克、667 米 2 栽6000 株计算)。 播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 25℃左右,晚间 15-20℃,出齐后降 低3-5℃,见干时浇水,间去弱苗。 也可采用普通育苗方法,每667 米z 温室需苗床15 米 2 ,宜 精细整地,每平方米施腐熟细碎有机肥 10 千克,与土壤充分掺 匀,整成宽1.3 米长5-6 米的平畦,浇足底墒水,待水渗后播种, 每平方米撒种1 克左右。因种子粒小可与粗沙混合后再分2 次撒 匀,覆过筛细土 1 厘米厚,待 2-3 片叶分苗一次,间距 6 厘米 X8 厘米,在6 片叶左右定植。 ②整地与定植。前茬收获后,将植株残体和杂草清除干净。 每667 米 2 撒施腐熟细碎有机肥3000 千克,耕翻深度20-25 厘米, 整平、整细后做成1.3 米宽、6-8 米长的平畦,每畦定植5 行, 平均行距43 厘米,株距30-50 厘米,每667 米 2 3000-5 000 株, 采收大株的行株距要大。注意定植不要过深,叶基部应在地面以 上,带土沱定植,栽后及时浇水。 ③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缓苗后中耕2 次,深度由浅人深,以促进根系生 长,并及时拔除杂草。 浇水:缓苗后蹲苗12-15 天,以后7-10 天浇1 次小水,常 保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尤其在分生侧株时要保证水分供应,但 要注意京水菜忌涝,田间不宜积水。 调节温度:保护地温度调节十分重要,白天适宜温度18℃, 夜间10℃左右,冬季做好保温防寒和放风工作。 增加光照:冬季经常清扫棚膜上的灰尘和碎草,一般晴天阳 光照到前屋面时应揭苫,下午室温降到 18℃时应盖苫,雨雪天 只要揭苫后温度不下降就应打开草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