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枯萎病菌主要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度夏或越冬。种子可带菌,未腐熟的粪肥也可带菌。病菌可随雨水及灌溉水传播,从根部伤口或根尖直接侵入。高温多湿有利于发病;土温30℃左右、土壤潮湿、肥料未充分腐熟、地下害虫、线虫多时易发病。 防治:(1)与葱蒜类、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避免连作。 (2)施用充分堆制或腐熟的有机肥,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菠菜抗病力。 (3)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 (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及四周浇、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10%治萎灵水剂300―400倍液,隔半个月喷一次,连喷2―3次。
清田选种
留种田消灭菌核,减少初次侵染源,以提高种子质量。具体可采用轮作和深翻留种田灭菌,处理病残株和减少收获时遗落菌核量。留种要注意清选种子,以剔除种子中夹杂的菌核。在播前还可用10%~15%的盐水或硫酸铵水选种,能漂浮汰除绝大部分的菌核,选种后需立即用清水冲洗,以免影响发芽。
加强田间管理:
种株合理密植,改善栽培田环境和巧施磷肥,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力。要注意合理密植、通风透光外,在春季多雨情况下,应适时清沟防渍,降低田间湿度。在管理过程中,进行“重施基肥,巧施磷肥,冬盖浮粪,早施返青肥”,可促使壮苗早发。
化学防治
用1∶2的草木灰、熟石灰混合粉,撒于根部四周,每667平方米30千克;l∶8硫黄、石灰混合粉,喷于植株中下部,每667平方米5千克,可在抽薹后期或始、盛花期施用,以消灭初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在始花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2%~0.3%波尔多液或1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植株茎基部、老叶和地面上;40%菌核净l500~20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1200倍液,在病发初期开始用药,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药2~3次。
①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0厘米,将菌核埋入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生抗病力。
②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汰除菌核,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
③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或31℃高温,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防止浇水过量,土壤湿度大时,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期。
上一篇: 水稻抛秧育秧场地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