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生态防治变温管理,抑制病菌滋生,结合初发期用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及喷雾法或交替轮换等施药技术。
(1)棚室搞好生态防治,推广高畦覆地膜或滴灌栽培法,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提高棚温至33℃则不产孢,降低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和叶缘吐水。
(2)加强棚室管理。苗期、果实膨大前一周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
(3)棚室发病初期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克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克,熏3-4小时;粉尘法于傍晚喷撤5%灭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11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
(4)棚室或露地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对苯并米唑类产生抗药性地区,选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清可湿性粉利800倍液、50%得益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上述杀菌剂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发病后用药,应适当加大用药量,为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效,提倡轮换交替或复配使用。
一、农业防治
1、嫁接防病。
2、吊蔓栽培。当西葫芦长到8片叶时开始吊蔓,在每行植株上方按南北方向接一条铁丝,按每株西葫芦的位置,在铁丝上拴一条尼龙绳垂直到根部,再把绳头系在西葫芦的根部,使吊绳和茎蔓互相缠绕在一起。
3、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创造有利于西葫芦生长的环境条件。控制棚室内的湿度、温度,注意通风透光,减少对灰霉病发生有利的因素。清洁田园,彻底清除上茬植株病残体。发病初期,趁病部未长出灰霉病斑之前及时摘除病叶、病瓜和病花(包括雄花在内),以防止病菌扩散,并将病残体带出棚室外深埋。
二、药剂防治
1、发病之前,适量的喷施《霉止》30ml+《沃丰素》,提高植株的抗病性能和防治效果。
2、及时摘除开败的花冠。花冠湿度大,容易感染灰霉病,如果不及时摘除,必然传染至幼瓜,因此花冠开败后变色时,应及时摘除,防止感染灰霉病。将奥-力-克《霉止》按300—500倍液稀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每5—7天喷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病情严重时,按奥-力-克《霉止》300倍液稀释,3天喷施一次。
上一篇: 山药的根由哪几部分组成?
下一篇: 畜禽场控制苍蝇的生物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