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在开花结果期或根瓜采收后发生,先从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叶片开始发病,开始多是中午植株出现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如不能恢复,最后枯死,病株茎基部呈水渍状溢缩,主蔓呈水浸状纵裂,维管束变成褐色,湿度大时病部常长有红色和白色霉状物,植株自下而上叶片变黄逐渐枯死。横切病茎观察,可见维管束呈褐色。
枯萎病在整个生长期均能发生,以开花结瓜期发病最多。苗期发病时茎基部变褐缢缩、萎蔫碎倒。幼苗受害早时,出土前就可造成腐烂,或出苗不久子叶就会出现失水状,萎蔫下垂(猝倒病是先猝倒后萎蔫)。成株发病时,初期受害植株表现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早晚恢复,数天后不能再恢复而萎蔫枯死。主蔓茎基部纵裂,撕开根茎病部,维管束变黄褐到黑褐色并向上延伸。潮湿时,茎基部半边茎皮纵裂,常有树脂状胶质溢出,上有粉红色霉状物,最后病部变成丝麻状。
上一篇: 怎样用小拱棚进行青花菜秋延迟栽培?
下一篇: 皇帝柑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