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魔芋如何留种?有何关键技术要点? 其他经作

魔芋如何留种?有何关键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魔芋收获是魔芋生产的重要环节,收获时间和收挖质量直接关系着魔芋的商品性和种子质量,对魔芋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切实把好魔芋收获及储藏关,是魔芋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上一定要抓紧抓好。

  一、收获时间

  魔芋与红苕一样,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都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养分的累积,即使地上部分枯萎倒苗后,地下球茎仍能继续膨大,所以收获时间既不能过早,又不能过晚;过早球茎小且含水量高,品质较差,易腐烂不耐储藏;过晚则易造成冻害,或因标记不清,易挖伤球茎。生产上可在植株萎倒苗一星期后进行收挖,最晚收获期应掌握在连续5日平均气温不低于5℃(小寒)以前。

  二、收挖技术

  魔芋收挖应选择晴天土壤干燥时进行,收挖应大小一次挖净,要防止挖烂碰伤,应细挖细放,边挖边嗮。注意尽量不损伤球茎和根状茎。在收挖的同时,应将叶柄等地上部分全部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或梵烧,以消灭病原菌。傍晚可将鲜芋运回室内,运输过程要轻搬细运,防止损伤芋皮。

  三、精选留种

  将收获鲜芋按大小分级,大的做商品芋出售,选单芋重半斤以下,表皮光滑,“口平、窝小、碓窝状”,皮色嫩红,无皱缩,顶芽粗短的球茎留种。留种的球茎要尽量不伤不破,保护顶芽避免机械损伤,确保种芋质量。缺种时可收集芋鞭和摘除鲜芋周围的状芽留种,以备来年进行根状茎繁殖使用。

  四、种芋储藏

  (一)室内储藏

  1、晾晒消毒。在鲜芋收获后严格选种的基础上,进行晾晒消毒。秋季收挖的种芋,晾晒时间要长,一般应晾晒7——10天,待种芋失水10%以上,表皮干燥后再行储藏。储藏前将种芋的种芽向上摊开,用200——300ppm的农用链霉素或25%多菌灵500——800倍液均匀喷雾,并保证种芋每个部位都喷上药液,喷雾后再晾晒2——3天即可入室储藏。

  2、竹笆楼烟熏法:在农户的竹笆楼上,先铺上两寸厚的干草,再堆放4——5层魔芋种。魔芋的芽眼一定要向上,其上再放一层保温材料,主要是利用做饭烧柴禾的烟子对种芋进行烟熏。经过一个冬天的烟熏使种芋表皮失水形成硬层,不利病菌侵染。此法储藏的种芋在播种前要先用清水浸泡24小时,待种芋吸足水分,表皮不发硬后,再进行种芋处理和播种。此法适合小面积种植农户使用。

  3、土窖储藏法:农户在室内或室外开挖的用于储放洋芋或红苕的土窖,以平窖为好,将经过晾晒消毒处理的种芋,沿窖两侧堆放,中间留出走道便于检查,室外窖在种芋放好后,窖口用作物秸秆封严上门加锁。

  4、土仓储藏法:冬春季节有长期室内生火取暖习惯的农户,在背离火炉的屋角砌一土仓,将锯未,或谷壳、或碎草堆于其内,厚约15厘米,将种芋密排其上,排一层加盖一层锯末,交错叠放3-5层后盖草保温,每周检查一次。

  (二)室外储藏

  1、对于大田收挖后选出的小芋和芋鞭,在室内储藏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病害相互传染,可选疏林林下开沟排种,沟深5寸以上,每2——3条沟起垄覆土,条件许可也可加盖地膜保温,来年春季开挖经处理后播种。

  2、对于种芋繁育基地主要为来年生产培育种芋,当年不需要收挖,可清理垄沟做好垄面培土,堵住叶柄倒苗后留下的孔洞,直接在大田越冬。根据不同海拔高度在应用时要有所区别:海拔800米以下地区,冬季土壤冻土层较薄,只要使种芋上覆土10厘米以上,垄面盖土压实,垄沟排水通畅即可。海拔800——950米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低,可在起垄覆土的基础上,再覆盖一层玉米秸秆越冬,用于间套遮荫的玉米秸秆可就地进行越冬覆盖,省时省工效果好。海拔950米以上地区,冬季寒冷土壤冻土层较厚,可在起垄覆土的基础上,再加盖一层农膜或地膜,以提高地温,保证种芋正常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