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马腺疫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兽医兽药

马腺疫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传染源为病畜和病愈后的带菌动物。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创伤和交配感染。

易感动物为马属动物,以马最易感,骡和驴次之。4个月至4岁的马最易感,尤其1~2岁马发病最多,1~2个月的幼驹和5岁以上的马感染性较低。本病多发生于春、秋季节,一般是9月份开始,至次年3、4月,其他季节多呈散发。本病潜伏期为1~8天。

二、临床常见有一过型腺疫、典型腺疫和恶性腺疫三种病型。

1、一过型腺疫:鼻黏膜炎性卡他,流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汁,体温稍高,颌下淋巴结肿胀。多见于流行后期。

2、典型腺疫:以发热、鼻黏膜急性卡他和颌下淋巴结急性炎性肿胀、化脓为特征。表现病畜体温突然升高(39~41℃),鼻黏膜潮红、干燥、发热,流水样浆液性鼻汁,后变为黄白色脓性鼻汁。颌下淋巴结急性炎性肿胀,起初较硬,触之有热痛感,之后化脓变软,破溃后流出大量黄白色黏稠脓汁。病程2~3周,愈后一般良好。

3、恶性腺疫:病原菌由颌下淋巴结的化脓灶经淋巴管或血液转移到其他淋巴结及内脏器官,造成全身性脓毒败血症,致使动物死亡。比较常见的有喉性卡他、额窦性卡他、咽部淋巴结化脓、颈部淋巴结化脓、纵隔淋巴结化脓、肠系膜淋巴结化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