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菜粉蝶如何诊断? 其他蔬菜

菜粉蝶如何诊断?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菜粉蝶(拉丁学名:Pieris rapae Linne),鳞翅目,粉蝶科。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菜粉蝶属完全变态发育。主要寄主在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等9科植物,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

菜粉蝶属完全变态发育,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常有雌雄二型,更有季节二型的现象。随着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其色泽有深有浅,斑纹有大有小,通常在高温下生长的个体,翅面上的黑班色深显著而翅里的黄鳞色泽鲜艳;反之在低温条件下发育成长的个体则黑鳞少而斑型小,或完全消失。

卵竖立呈瓶状,高约1毫米,初产时 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幼虫共5龄,体长28~35毫米,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中段较肥大,背部有一条不明显的断续黄色纵线,气门线黄色,每节的线上有两个黄斑。密布细小黑色毛瘤,各体节有4~5条横皱纹。蛹长18~21毫米,纺锤形,体色有绿色、淡褐色、灰黄色等;背部有3条纵隆线和3个角状突起。头部前端中央有1个短而直的管状突起;腹部两侧也各有1个黄色脊,在第二、三腹节两侧突起成角。体灰黑色,翅白色,鳞粉细密。前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后翅前缘有一个不规则的黑斑,后翅底面淡粉黄色。

白粉蝶,体长约18mm,展翅宽45-65mm。头小,复眼黑褐色、圆形、突出,口器为虹吸式,下唇须特别发达,触角成棍棒形。胸部黑色,有灰色长毛,并夹有白色长的细毛。雌蝶翅基部有灰黑部分几占翅的一半,翅尖有三角形黑斑。雄蝶灰黑部分局限于翅基处,翅尖灰黑部分较淡。雌蝶的色彩一般比雄蝶深而明显。足细长,腹部细小 ,末端略尖,密被白色鳞片。

幼虫咬食寄主叶片,2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 菜青虫取食时,边取食边排出粪便污染。幼虫共5龄,3龄前多在叶背为害,3龄后转至叶面蚕食,4-5龄幼虫的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97%。

幼虫咬食寄主叶片,2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 菜青虫取食时,边取食边排出粪便污染。幼虫共5龄,3龄前多在叶背为害,3龄后转至叶面蚕食,4-5龄幼虫的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97%。

菜粉蝶各地普遍发生,各地年生代数不同。东北、华北1年发生4~5代,上海5~6代,长沙8~9代,广西7~8代。各地均以蛹越冬。越冬场所多在受害菜地附近的篱笆、墙缝、树皮下、土缝里或杂草及残株枯叶间。在北方,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蛹羽化,5月达到羽化盛期。羽化的成虫取食花蜜,交配产卵,第一代幼虫于5月上、中旬出现,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春季为害盛期。2~3代幼虫于7~8月出现,此时因气温高,虫量显著减少。至8月以后,随气温下降,又是秋菜生长季节,有利于此虫生长发育。所以8~10月是4~5代幼虫为害盛期,秋菜可受到严重为害,10月中、下旬以后老幼虫陆续化蛹越冬。

菜粉蝶成虫白天活动,尤以晴天中午更活跃。成虫多产卵于叶背面,偶有产于正面。散产,每次只产1粒,每头雌虫一生平均产卵百余粒,以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产卵量较大。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然后再取食叶片。1~2龄幼虫有吐丝下坠习性,幼虫行动迟缓,大龄幼虫有假死性,当受惊动后可蜷缩身体坠地。幼虫老熟时爬至隐蔽处,先分泌黏液将臀足粘住固定,再吐丝将身体缠住,再化蛹。菜粉蝶发育最适温为20~25℃,相对湿度76%左右。在适宜条件下,卵期4~8天;幼虫期11~22天;蛹期约10天(越冬蛹除外);成虫期约5天。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常有雌雄二型,更有季节二型的现象。随着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其色泽有深有浅,斑纹有大有小,通常在高温下生长的个体,翅面上的黑班色深显著而翅里的黄鳞色泽鲜艳;反之在低温条件下发育成长的个体则黑鳞少而斑型小,或完全消失。

卵竖立呈瓶状,高约1毫米,初产时 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幼虫共5龄,体长28~35毫米,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中段较肥大,背部有一条不明显的断续黄色纵线,气门线黄色,每节的线上有两个黄斑。密布细小黑色毛瘤,各体节有4~5条横皱纹。蛹长18~21毫米,纺锤形,体色有绿色、淡褐色、灰黄色等;背部有3条纵隆线和3个角状突起。头部前端中央有1个短而直的管状突起;腹部两侧也各有1个黄色脊,在第二、三腹节两侧突起成角。体灰黑色,翅白色,鳞粉细密。前翅基部灰黑色,顶角黑色;后翅前缘有一个不规则的黑斑,后翅底面淡粉黄色。

幼虫咬食寄主叶片,2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龄后蚕食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 菜青虫取食时,边取食边排出粪便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