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按照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入八月末,温度逐渐下降,在满足水分要求的条件下,菌丝受到低温刺激,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这时料面上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小颗粒突起,此时是水分的敏感期,也是出菇的关键时期。要保持菌袋表面湿润,严禁向原基喷水。这一时期以保湿为主,每天应向地面、墙壁喷水数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如遇干旱天气,料面干燥,菌袋内含水量达不到75%时,只能向菌袋上喷细雾。如果菌袋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室温超过18℃,小菇蕾将成批萎缩死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喷水后要缓缓通风换气,防止大风直吹菇蕾。室外气温低于室温,应在中午通风换气;高于室温应早晚通风换气,室温应控制在10~18℃范围内。
当明显看到小菌盖和菌柄时,已进入幼蕾形成期。菌盖长到玉米粒大小时,开始向菌袋上喷细雾,一般每天至少要喷三次。避免大水浇灌,室内空气湿度要达到85%以上,防止子实体和菌袋水分过份蒸发。
随着子实体增多和长大,需水量加大,要适当增加喷水量。滑子菇比其它菇需水量大,鲜菇含水量达95.2%,菌盖表面有一层光滑粘液,要比其它菇类多需一些水分。结合喷水,在气温最高的中午,通风换气2~3次,避免室内二氧化碳积聚,影响菇体生长发育。
上一篇: 对病死猪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
下一篇: 月饼的营养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