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推广滴灌、膜下暗灌技术,防止大水漫灌。发病初期及时摘除残留花瓣及柱头,清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生态防治以增温、排湿为目标,加强通风管理。具体是:晴天上午先闭棚升温,当温度达28~30℃时持续1小时后开始放顶风,中午继续放风,温度保持在20~25℃。下午温度到18~20℃时关闭通风口,夜温保持在14~16℃,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阴天也要在中午短时通风换气。花期预防,花期是预防番茄灰霉病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人工授粉时改蘸花为喷花。番茄灰霉病易从花器侵入,涂抹的办法容易将病菌从病株带到健株上,人为增加传播几率,喷花则不会造成传播。
2.药剂防治: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幼苗,防止带菌入棚。喷花时在药液中加入防灰霉病药剂,提早预防。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喷3~4次。喷雾一般在晴好天气进行,熏烟可在傍晚闭棚时使用也可在阴天进行。一般情况下,熏喷应交替进行,采取一熏一喷或者一熏两喷的做法。发生重时可白天喷雾、傍晚熏烟提高防效。灰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时应尽量减少药量和施药次数,并注意轮换、交替用药。
上一篇: 猫得了狂犬病后有什么异常表现?
下一篇: 利用冬棚种菜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