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裂果病 我国南北方枣区均有发生,尤以新郑和内黄枣区发生严重。在枣果实接近成熟时,阴雨天多时,病害发生较为严重。
症状
果实将近成熟时,如连日下雨,果面裂开一长缝,果肉稍外露,随之裂果腐烂变酸,不堪食用。裂果形状可分为纵裂、横裂、T型裂,一般纵裂较多,T型裂次之,横裂最少。果实开裂后,易引起炭疽等病原菌侵入,从而加速了果实的腐烂变质。
病因
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幼果发育初期干旱少雨,进入夏秋季后高温多雨,果实接近成熟时果皮变薄等因素所致。同时与果实钙元素含量不足有关。
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注意通风透光,有利于雨后枣果表面迅速干燥,减少发病。
(2)幼果座果后,科学喷洒1000倍果树专用“天达2116”药液,每10—15天1次,连续喷洒3—4次,可有效地预防裂果现象发生。
(3)从7月下旬开始,每隔10-20天喷洒1次3000毫克/千克氯化钙水溶液,连续喷洒3—4次,直到采收,亦可明显降低枣果实的裂果现象发生。
(4)幼果座果后及时灌溉,促进果实正常发育,防止裂果现象发生。
裂果原因:主要是枣成熟期含糖量增高,果皮弹性降低,由韧变脆;阴雨天过多地吸收水分后使果肉膨压加大,致使表皮破裂;日烧、日灼也造成裂枣;同时裂果与品种有关,果肉弹性大、角质层和果皮薄的品种易裂果;另外,缺钙也可加重裂果程度。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 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力:冬季清园,用“护树将军”全园消毒灭菌,保温防冻;合理修剪,改善风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修剪的伤口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防水分蒸发、干裂,病虫害侵害。
2.可将易裂果的品种在早熟期采收加工成蜜枣。发现裂枣及时将其烘干。
3.从7月下旬开始,每隔10-20天喷洒1次3000毫克/千克氯化钙水溶液,连续喷洒3至4 次,直到采收,亦可明显降低枣果实的裂果现象发生。此外,在冬枣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瓜果壮蒂灵,可以保花保果、防裂果和落果。
4.幼果座果后及时灌溉,促进果实正常发育,防止裂果现象发生。
5.裂枣问题关键要从果实内部进行提前预防,经过实践证明,在幼果期喷洒“新高脂膜”,不但可以防病,而且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性也能增强,有效减少裂枣的发生。
上一篇: 青梅优质丰产有哪些讲究?
下一篇: 棉花红叶茎枯病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