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冬春茬温室黄瓜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其他

冬春茬温室黄瓜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选用优良品种

应选用早熟、耐低温、耐弱光照的品种,如津春3号、津优32号、博耐13号等。

2 嫁接栽培

利用黑籽南瓜作砧木于10月上旬播种砧木和接穗,嫁接换根,是日光温室越冬栽培黄瓜成败的关键。

3 培育壮苗

苗期要有合理的营养面积,一般保持10×10厘米的株行距。采用大温差育苗,除出苗前白天和夜间要保持较高的温度外,出苗后立即降

温,白天控制在25℃左右,夜间控制在15~20℃,两片子叶展平后夜温可逐渐降到13~15℃。嫁接后为了保证缓苗,白天控制在28~30℃,

夜间控制在17~20℃,以后随着伤口愈合,逐渐降低夜温,前半夜15℃,后半夜11~13℃,早晨揭苫前10℃左右,地温15℃以上。苗龄不可

太长,从播种到定植30~35天,具有3—4片真叶即可定植。

4 科学定植

定植前施足底肥,开沟起垄,垄向为南北方向,再在垄中开小沟,作为暗灌水沟。采用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在严冬季节,土壤曝晒面积

增加,土温较高。小沟暗灌,水量容易调节控制,大、小沟均可灌水,可以满足春季的需水量。

开沟起垄后充分浇水,待水渗透后,选择整齐一致的秧苗定植,平均株距27厘米。行间开小沟(暗灌水沟)深10~13厘米,大沟深18~22

厘米,在垄上覆盖薄膜,盖严小沟及植株周围,并把薄膜向两边拉紧,以便在膜下小沟内灌水。

5 精细管理

定植后至缓苗期应尽量提高室温,并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以利缓苗,晚间地温应保持在15℃以上,以便促进新根生长,一般不进

行通风换气,尽量延长日照时间。

5片真叶后要吊绳引蔓,白天温度超过30℃要通风换气,20℃左右时停止通风,下午气温降至15℃时覆盖草苫,夜间前半夜温度保持在

15℃以上,后半夜降到11~13℃,早晨揭苫时不低于10℃。黄瓜植株不表现缺水不浇水。

进入结果后期植株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进行,调控水、肥、气、热,调节好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矛盾,拉长结果期限。追肥应

少量多次进行,浇水要保持沟内湿润,水温不能低于10℃。

在温度管理上实行变温管理。黄瓜上午光合作用比较旺盛,午后逐渐变弱。同化产物从午后3~4时开始向其他器官运转,到太阳落山时

只有25%的光合产物运转到生长部位,尚有75%的光合产物须在前半夜运转,所以前半夜温度应稍高一些,有利于光合产物的运转,后半夜至次日揭苫前,须降低温度,抑制呼吸消耗,防止秧苗徒长。

黄瓜的植株调整:尽早摘除砧木的不定芽及无瓜侧芽,及时绑蔓。对于植株基部已衰老的叶片,在落蔓前要及早打掉,以利通风透光,

减少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