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特征
大鲵的体表裸露无鳞,多皮肤腺,身体呈扁筒形,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头部宽扁,口大略呈半圆形,犁骨及颌骨具齿,犁骨齿较发达,是捕捉食物的主要工具。幼鲵有粉红色鳃三对,成鲵鳃消失,后用肺和皮肤辅助呼吸。眼位于头部上两侧,眼小无眼脸,鼻孔一对位于眼前方。躯干部由胸、腹部组成,胸部两侧称颈褶,腹部两侧有皮肤皱襞和疣粒。腹部前后、两侧有附肢2对,后肢长于前肢,前肢4指,后肢5趾,指、趾端光滑无爪。后肢外缘有膜质的肤褶,趾间有浅蹼。尾部有泄殖孔,尾较短,为体长的1/3,尾端钝圆或椭圆。大鲵体色较多,一般有暗黑色、红棕色、褐色、黄色、灰色或银白色。皮肤上有各种斑纹。由于其体表裸露无鳞而且表皮薄所以在生产操作中应避免工具弄伤鱼体。
2 大鲵的食性
大鲵是以水生动物为主的肉食动物,因此在不改变其肉质的前提下,保持其原味,在饲养过程中最好投水生动物饵料。
3 大鲵的生活习性
中国大鲵生活在山区的溪河和阴河中,海拔400——1500米左右,水源充沛,水质清新,多沙石流水不断的水域中,水温在11——22度,最适温度在17——19度。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其习性,可人工控制温度在18度左右,保持水质清新微流水,PH6.5——7.5之间,溶氧5mg/l以上。
上一篇: 野菜根据食用部位可分为几类?
下一篇: 水稻肥床旱育抛秧方式的优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