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大豆该如何施肥? 其他豆类

大豆该如何施肥?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大豆吸收肥料的特点:大豆一生分为3个时期,种子萌发到始花之前为前期,始花至终花为中期,终花至成熟为后期。大豆吸氮高峰在开花盛期,吸磷高峰在开花到结荚期,但幼苗期对磷十分敏感,吸收钾的高峰在结荚期。大豆整个生育期对氮肥的吸收是“少、多、少”,而对磷的吸收是“多、少、多”。因此,必须重视花期供氮,而磷肥以作基肥和种肥为好。

  1、基肥和种肥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混施磷、钾肥,开沟条施或穴施。种肥在未施基肥或基肥数量较少条件下施用,施肥深度8~10厘米为好。

  2、追肥

  追肥大豆是否追施氮肥,取决于前期的施肥情况。如果基肥种肥均未施而土壤肥力水平又较低时,可在初花期施少量氮肥,追肥时应与大豆植株保持距离10厘米左右。土壤缺磷时在追肥中还应补施磷肥,磷铵是大豆理想的氮磷追肥。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不要追施氮肥。根外追肥可在盛花期或终花期。多用尿素和钼酸铵。

  3、补肥

  钼是大豆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施钼能促进代谢,能促进大豆提高产量,可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目前常用的钼肥为钼酸铵, 补钼肥可作种肥或在苗期至开花前喷施。

1 种肥

种肥是大豆生育前期营养生长的物质基础,应满足大豆开花前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以实现早出苗、出壮苗。

a.肥料种类 第1种是有机肥,肥力中等或较低的地块,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1 5.0~22.5 t;肥力较高的地块,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1 5.0t,与化肥充分混拌后施用。第2种是化肥,以磷肥为主,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 20~1 5 0kg、硫酸钾150kg。

b.施肥方法 既可在顶浆打垄时施于垄底,也可在播种时施于播种沟底或种子一侧。化肥与种子必须隔离,应相距3 cm以上。

2 追肥

2.1 追肥时期及用量

根据豆田土壤肥力状况及种肥的施用种类、数量及大豆长势而定。一般肥力的地块,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追施尿素4 5~7 5 kg或硫酸铵90~1 5 0kg。将肥料撒施于大豆植株一侧,随后结合中耕培土及时将其掩埋。肥力较高、种肥充足的地块,如大豆长势繁茂,可不追施氮肥,适当追施磷、钾肥,以促熟、抗倒伏;地力瘠薄、种肥施量少、豆苗细弱的地块,应进行苗期追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20~15Okg。

2.2 叶面追肥

大豆叶片吸收养分能力较强,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均能吸收。大豆开花、结荚、鼓粒初期需吸收大量养分。在土壤养分供给不足,根部追肥又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叶面追肥。叶面追肥用量少、肥效快,能克服天旱时根部追肥不易见效的缺点,还可避免根部追肥不方便及伤苗等问题。

a.叶面肥种类及用量 大豆叶面可追施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三料磷、硫酸钾、钼酸铵、硼砂、硫酸锰、硫酸锌等。叶面追肥的溶液浓度应近似或稍低于大豆体内液体浓度的比例。一般公顷用尿素7.5~11.2kg、磷酸二氢钾1.12~2.25 kg、三料磷150g、硫酸钾7 5 g、钼酸铵150~225g、硼砂1.5 kg。

b.叶面追肥时期 大豆初花期至鼓粒初期喷2~3次,每次间隔1 0d左右,下午2~3时喷施,使肥液在叶面停留较长时间,有利于收。

大豆确实有固氮能力,但是,在幼苗期,固氮根瘤形成很少或者是根本还没有形成的时侯,是需要施入一定量的氮肥来作基肥的。 生长起来之后,适当的补充氮肥也是必要的。因为大豆的根瘤菌并不能完全满足大豆对氮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现在对大豆高产的要求。在肥力较低的田,补充就更为重要了。 但是,如果施用量过大,会引起大豆的疯长,影响产量,也是不可取的。 一般来说,在大豆开花以后,需氮量达到最高峰,这个时侯需要补充氮肥。可以按照碳酸氢铵150kg/公顷或者尿素60kg/公顷施用,也可以在结荚骨粒期对肥力较低的田使用1%~2%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雾。

 1、基肥和种肥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混施磷、钾肥,开沟条施或穴施。种肥在未施基肥或基肥数量较少条件下施用,施肥深度8~10厘米为好。

  2、追肥

  追肥大豆是否追施氮肥,取决于前期的施肥情况。如果基肥种肥均未施而土壤肥力水平又较低时,可在初花期施少量氮肥,追肥时应与大豆植株保持距离10厘米左右。土壤缺磷时在追肥中还应补施磷肥,磷铵是大豆理想的氮磷追肥。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不要追施氮肥。根外追肥可在盛花期或终花期。多用尿素和钼酸铵。

  3、补肥

  钼是大豆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施钼能促进代谢,能促进大豆提高产量,可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目前常用的钼肥为钼酸铵, 补钼肥可作种肥或在苗期至开花前喷施。

(1)多施有机肥。用较多的有机肥作底肥,不仅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和根瘤的形成,增强固氮能力。
(2)巧施氮肥。大豆需氮素虽多,但由于其自身具有固氮能力,因此需要施用的氮肥并不多。大豆开花前或初花期追施氮素化肥,每亩追施尿素3~5千克,有良好的增产作用。追肥可于中耕前撒施,随后立即中耕。肥地可不追施。
(3)增施磷肥。大豆需磷较多,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土壤均表现一定程度缺磷。因此,应增施磷肥。磷肥宜作基肥或种肥早施,磷肥应与氮钾肥配合施用。
(4)酌施钾肥。可亩施氯化钾8千克作底肥,追肥减半,应与氮磷肥配合施用。
(5)根外追肥。大豆叶片对养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叶面喷肥可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且肥料利用率很高,对鼓粒结实作用明显,一般能增产10%~20%。每亩可用磷酸二铵1千克或尿素0.5~1千克或磷酸二氢钾0.2~0.3千克加硼砂100克,对水50~60千克于晴天傍晚喷施,喷施部位以叶片背面为好。从结荚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结合根外喷肥,在肥液中加入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效果会更好

大豆确实有固氮能力,但是,在幼苗期,固氮根瘤形成很少或者是根本还没有形成的时侯,是需要施入一定量的氮肥来作基肥的。
生长起来之后,适当的补充氮肥也是必要的。因为大豆的根瘤菌并不能完全满足大豆对氮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现在对大豆高产的要求。在肥力较低的田,补充就更为重要了。
但是,如果施用量过大,会引起大豆的疯长,影响产量,也是不可取的。
一般来说,在大豆开花以后,需氮量达到最高峰,这个时侯需要补充氮肥。可以按照碳酸氢铵150kg/公顷或者尿素60kg/公顷施用,也可以在结荚骨粒期对肥力较低的田使用1%~2%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