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培育蟹种稻田的准备 本试验在江苏省盐都县大纵湖马沈村312个典型户承包田中进行,面积共80hm2,折合1200亩。稻田集中连片、环境安静、交通便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各田块有独立排灌系统。离田埂2-3m开挖宽1.5-2m、深0.8m的环沟;并在田的一头开挖暂养池,长度视田块宽度而定,池宽6-8m,深1.2m。所挖土方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埂内侧用密眼聚乙烯网片围栏,防止幼蟹掘穴打洞和防止产生“懒蟹”,田埂四周用石棉瓦作防逃墙。在放苗前20天,用生石灰和茶籽饼清沟(塘)消毒。同时在暂养池中移栽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
1.2 蟹苗来源及放养 蟹苗选购于沿海育苗场,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有经验的养殖户到育苗场考察亲蟹、鉴定大眼幼体质量,分别由各农户购买,集中运回。大眼幼体从5月初至10日分批购回,共放大眼幼体960kg(折合每亩0.8kg)。
1.3 试验过程 本试验在3月份进行场地选择,4月底前做好准备工作,5月初放养蟹苗,先将大眼幼体在暂养池中培育30d左右,待育成每kg3000-5000只的Ⅲ-Ⅴ期幼蟹放入大田,在稻田中120-150d时间,育成规格为每kg120-240只规格的优质蟹种,起捕放入大水面中进行成蟹养殖(部分蟹种经越冬与次年2-3月捕捞)。水稻先在其他田块中建畦育秧,6月初栽插,秧苗在大田中活棵后适逢Ⅲ-Ⅴ期幼蟹进入大田,水稻收割后收捕蟹种。
2 结果 本试验共收捕蟹种1536万只,8.48万kg,每hm219.2万只,1060.77kg(折合每亩1.28万只,70.72kg),幼蟹群体中最大个体30g,最小个体0.01g收获稻谷33.6万kg,每hm24200kg(折合每亩280kg)。本试验纯收入556.42万元,每hm26.96万元(每亩4636.83元)。投入产出比1∶1.78。
3 养殖技术
3.1 投饵 蟹苗放养初期利用部分暂养池中的天然饵料、补充蒸鸡蛋和鱼糜按1∶3-5比例经60目筛绢过滤,加水全池泼洒,日投喂8次,投饵率200%,当蟹苗到Ⅱ期以后,日投喂4-6次,投饵率100%,饲料品种改用绞碎的鱼肉与豆饼糊、麸皮按2∶1比例投喂。7-9三个月以水草和精饲料为主,如小麦、麸皮、瓜果、菜叶等,隔日或数日投喂1次,投饵量根据幼蟹规格灵活掌握,越冬前适当增加肉食性饵料的投喂量,以增加体脂的积累,利于安全越冬。
3.2 调节水质 蟹苗放养在暂养池时,保持水位在40-50cm范围内,培育期间最好坚持喷水增氧或保持微流水,保证溶氧充足,水质清新。Ⅲ-Ⅴ期幼蟹进入大田后,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加大稻田水位,高温季节要经常注换新水,最好每天早晨或中午注水1次,每次注换水10cm左右。同时要定期补充浮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以吸收肥份、净化水质和降低水温,其嫩茎叶作为幼蟹的饵料。
3.3 巡田检查 蟹苗放养后每天早、中、晚要到田边观察幼蟹活动、蜕壳和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经常清除水蛇、青蛙、螯虾、老鼠、鸟类等敌害。对蛇、蛙、螯虾可人工捕捉,对老鼠采取不定期投放鼠药毒杀,对鸟类用鸣枪或扎“草人”吓赶,同时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3.4 蟹种捕捞 进入秋冬,当幼蟹达到预定的规格时,即可起捕销售。捕捞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用三角抄网在暂养池、环沟和稻田水草丛中抄。二是利用幼蟹顶水习性,用水泵抽水冲,然后在田面上手捉。三是在环沟中设置网簖或地笼张捕。四是抽干环沟和暂养池中积水夜晚用手电照明在池塘和田面上捉,白天在淤泥中摸。五是挖洞穴捕捉。上述几法集中使用可捕稻田中蟹种的90%以上。
上一篇: 马铃薯脱毒的技术?
下一篇: 秋大葱的田间管理要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