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巧用种子包衣好,轻巧又省药吗? 其他

巧用种子包衣好,轻巧又省药吗?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农药利用率最高的施药方法之一

  种子往往带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播种后引起作物苗期的立枯病、猝倒病、根结线虫病等;另外,种子播种后也会遭到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因此,为植物全程健康考虑,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例如用药剂拌种、浸种、包衣。种子处理的主要特点是经济、省药、省工、农药利用率高、操作比较安全,用少量药剂处理种子,使种子表面带药播种,防止种子受害;有些内吸性强的药剂则能进入植株体内并在幼苗出土后仍保持较长时间的药效。

   2 种子包衣与拌种大不同

  种子的药剂处理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普及。目前,我国种子的药剂处理技术还比较落后,多数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工拌种或浸种方法,药剂处理质量差并由此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体现种子药剂处理技术水平的种子包衣技术在我国研发比较晚,而且药剂成膜的关键技术问题尚未很好解决,所以我国种子标准化、商业化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种子包衣技术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实现种子加工现代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措施。与传统的种子处理技术相比,种子包衣法研究起步较晚。我国目前已在玉米、棉花、水稻、蔬菜、大豆、花生等多种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 既省工省药又环保高效

  靶向性 强种子包衣是一项靶向性非常强的施药措施,在包衣操作过程中,施药的对象为种子表面,也仅仅限于要处理的种子表面。包衣种子在表面有一层药膜,播种在土壤中后,表面药膜中的药剂会逐渐向土壤扩散,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区或保护带,而且很多种子处理用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内吸性,能进入种子或幼苗的内部,因而种子处理往往能对种子和部分幼苗提供由里到外的保护。

  经济 相比较而言,一公顷土地上进行喷雾处理需要施药的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而一公顷土地播种种子的表面积平均大约是60平方米。而施药处理完成后,喷雾处理药剂在作物表面的沉积率仅约30%,而按照要求,包衣后90%以上的药剂均包覆在种子表面。

  环保、对操作者安全 种子包衣既适于工业化大生产,也适于家庭小规模包衣。无论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还是家庭手工包衣,其操作环境都是可控的,可以避免天气影响,在操作过程中无药剂飘移,并可最大限度减少药剂与人体的直接接触,因而相对安全。

  环境相容性好,对天敌安全 包衣种子播种后埋于地表下,属于隐蔽施药,昆虫天敌与包衣药剂接触的机会较少,因而大大减少了昆虫天敌的药剂暴露风险。

  此外,包衣药剂由于有成膜剂等的作用,药剂存在于种子表面和种子周围的土壤中,大大降低了药剂污染风险。

  高效省工手工包衣时,一亩地所需的种子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包衣,而工厂大规模包衣时每小时处理的种子则数以吨计,因而在工作效率  

4 易产生药害后期防治效果差

  但种子包衣也存在两个显著缺点:对作物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效果差。原因在于中后期发生的病虫害发生时期离播种时期相对较长,药剂在环境中发生自然分解,再者作物生长中后期的生物量太大,使得分布在作物体内的有效成分浓度相对较低,被作物本身生物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