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定量施肥,合理控苗。经多年、多季超级稻施肥联合试验,确定不同稻区和季节的超级稻高产的氮肥用量及穗肥比例。长江中下游稻区:双季早稻,每亩纯氮10.0-11.0千克,穗肥比例30%;双季晚稻,纯氮10.0-12.0千克,穗肥比例30%;单季籼稻,每亩纯氮13.0-15.0千克,穗肥比例30%;单季粳稻,每亩纯氮14.0-16.0千克,其中穗肥比例40-50%。西南稻区单季杂交稻:每亩纯氮12.0-14.0千克,其中穗肥比例20-30%。华南双季稻区:早稻,每亩纯氮9.0-10.0千克,穗肥比例30%;晚稻氮11.0-12.0千克,穗肥比例20%。东北稻区寒地粳型超级稻:每亩纯氮10.0-12.0千克,其中氮穗肥比例20%。各稻区根据稻田土壤状况合理施用磷、钾肥。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目标产量和合理高产群体结构。移栽后15天左右田间基本无水层时,用耘田工具进行耘田搅土送气除草,促进根系深长。当苗数达到穗数苗数80%时开始轻搁田,采用多次轻搁田,控制最高蘖数为穗数苗的1.3-1.4倍。营养生长过旺时适当重搁田,控制苗峰,达到叶色转淡,叶片挺直,苗峰下降。
上一篇: 初产蛋鸡发生瘫痪怎么办?
下一篇: 紫花苜蓿地里的杂草用什么方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