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猪的生长期和病菌血清型的差异,由猪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也不同,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是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1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
流行特点本病没有季节性,在猪场一次发生后一般经久不断。
临床症状潜伏期短的在生后几小时内发病,一般是1日~3日内,7日以上的很少发病。
仔猪出生时体况正常,12小时后,突然有一两头表现全身衰弱,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状,含有凝乳块,捕捉时在挣扎鸣叫中常由肛门冒出稀粪,迅速脱水消瘦,昏迷死亡。
诊断根据特征性病变和7日龄以内的初生仔猪大批发病,排泻黄色稀粪就可作出初步诊断,若从病死猪肠内容物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而且证实大多数菌株具有黏菌素K抗原,并能产生肠毒素,则可诊断。
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配制,尽可能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同时使母猪乳房保持清洁干燥,注意消毒,接产时用0.1%的高锰酸钾擦拭乳头和乳房,并挤掉少许乳汁,并使仔猪尽快吃上初乳。
②应用疫苗进行预防。
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母猪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③微生态制剂止痢宁(促菌生)调剂生(8501)等在仔猪吃奶前投服,有较好的效果。
④治疗常用药物有氯霉素、呋喃唑酮、土霉素、新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等,治疗是应全窝给药,由于细菌易产生耐药性,几种药物应交叉使用。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是10日龄~30日龄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排腥臭灰白色黏稠稀粪为特征,本病的发病率在50%左右,但病死率较低。
流行病学本病常发生于10日龄~30日龄的仔猪,以10日龄~20日龄多发,30日龄以上的很少发病。
本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吃初乳不及时,母猪奶量过多或过少,乳脂率过高,母猪突然更换饲料,或饲料配合不当,气候反常,圈舍污秽,阴雨潮湿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或加重本病。
临床症状病猪突然发病,排出浆状、糊状的稀粪,灰白或黄白色,体温无明显变化,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背毛粗糙无光,拱背懒动,发育迟滞,逐渐消瘦,病程3日~7日,部分能自愈。
诊断根据主要侵害10日龄~30日龄的仔猪,体温不高,普遍排出灰白色稀粪,病死率低,剖检有胃肠卡他性病变,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做细菌学检查,由小肠内容物中分离出大肠杆菌,用血清学方法鉴定为常见病原性血清型,则可确定。
防治①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地调配饲料,饲料品种不要突然更换,保持泌乳的平衡。
②仔猪应提早开饲且营养全面均衡,加强运动,补足饮水,增强抗病力。
③减少应激,注意环境卫生。
④病猪应早治疗,必须结合病因及发病情况更换用药。
选用的药物有:磺胺类、新霉素、庆大霉素、喹乙醇、左旋咪唑等。
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是仔猪断奶后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麻痹,剖检胃壁和肠膜显著水肿为特征,本病发病率不高,病死率很高。
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心跳急速,呼吸初期快而浅,后期慢而深,病猪步态不稳,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有时转圈,静卧时肌肉震颤,不时抽搐,四肢划动如游泳状,动时表现敏感,呻吟嘶哑,鸣叫,继而前肢或后肢麻痹,不能站立,体温无明显变化。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是脸部、眼睑水肿,有时涉及颈部和腹部皮下,有的无水肿变化,病程一般1日~2日。
诊断根据猪的发病日龄、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作出诊断。
防治①保持圈舍的干燥卫生,仔猪适当运动,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品种及饲养方法,防止饲料单一,要注意多种维生素的补给。
②在饲料内添加适宜的抗生素,如氯霉素、土霉素、新霉素,按每千克体重5mg~20mg。
③本病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一般用抗生素药物,口服盐类泻剂,以抑制或排除肠内细菌及其产物。用葡萄糖、氯化钙、甘露醇等静注,安那咖皮下注射,利尿素口服对慢性病例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④在断奶前20日和断奶当天各注射一次亚硒酸钠可作为预防,0.1%的亚硒酸钠0.2mg/kg~0.3ml/kg体重。
对种用母猪群的管理
疫苗接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能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或减少粪便中致病性大肠汗菌的分离率.含有K88、K99、987P纤毛和LT肠毒素 B亚单位的灭活苗效果最好。 疫苗应用的注意事项: (1)根据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结果,最好用与自己场血清型相一致的疫苗, 条件许可,可以生产自家苗。 (2)当用一种疫苗效果不好.疫苗保护率低时.可能是本场的细菌血清型与疫苗血清型不一致,应及时更换其它血清型的疫苗。(3)K88一LTB双价基因工程苗, K88一K99双价基因工程苗,二者按说明要求均产前20-30天注射一次。实践证明.采用二次免疫的效果比一次免疫好,方法是产前30-40天注苗一次.15~25天再加注一次。
产前母猪用药预防仔猪发病产前1~2天或当日,给母猪投服或注射抗菌药物.最好用长效抗菌药物,如含有对产道有修复作用的表皮生长因子长效抗菌剂腾骏“爱畜达”等。口服药物可选氟哌酸、诺氟沙星、嗯诺沙星,可以有效地防止黄白痢的发生。也可用氧氟沙星0.3~0.4mg/kg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给药两天进行预防,最好实行母子同防。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特别是在怀孕1-20天和90天以后的营养供给.为胎儿发育提供充足营养,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母猪产后泌乳量和仔猪的抗病力。给母猪饲喂全价料,蛋白质水平不要过高。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性, 不喂发霉、糟渣饲料,加喂青饲料,保证乳汁充足。
加强产房管理
产房保持清洁干燥,注意消毒。在母猪临产前5-7天全身用温水清洗干净并消毒,然后转入已消毒好的分娩栏舍.并立即再次消毒猪身及栏舍,以减少产房污染。猪体可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 产床用2%的火碱消毒。接产时用0.1%高锰酸钾液擦试乳头、乳房及会阴. 同时挤去乳头中的奶水3-4滴。
母猪分娩时有专人守护,所产仔猪放在有干净垫草的容器内,尽可能安排母猪在春季或气温干燥时产仔.以减少发病。
分娩舍、保育舍遵守“全进全出” 和“空栏消毒、间歇一周” 的原则。
在分娩限位栏上吊红外线灯进行保温,产房温度应控制在22-25~C,仔猪活动区第1周温度应在35~C左右.以后每周降低3-5~C,2周后控制在 25℃ 左右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
必须及早吃上初乳,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性抗体。
在有本病的猪群中,也可进行药物预防, 仔猪出生后马上用抗菌药物口服或注射. 连续数天, 但不可与动物微生态制剂同时应用。
对新生仔猪吃初乳前喂服微生态生物制剂如非致病性大肠杆菌Ny~10、促菌生、调痢生、乳康生等,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抑制有害大肠杆菌的繁殖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注意在仔猪白痢和水肿病的高发阶段也应采用药物预防的方法防止发病。
仔猪出生后3天内应补铁,每头注射含有硒、钴、维生素A、B、D、E的铁剂“血丰”180mg, 防止发生仔猪贫血,并补硒、维生素E等, 增强仔猪抵抗力。
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保持猪舍的干燥。在消毒和清洁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有较长时间的猪舍干燥时间.不能使猪舍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尤其是冬季更应注意。
提早补料。一般为7日龄训料, 14日龄补料,21日龄进入旺食。补料应坚持少给勤添, 逐渐加量。提早补料可满足仔猪迅速生长的需要,并刺激肠道尽早适应固体饲料,增强胃肠道机能,以减少腹泻的发生。
在仔猪断乳时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及时调节饲料营养水平,稳定饲料喂量及饲养方法, 注意天气变化,尽量防止应激因素诱发水肿病。断乳应逐渐过渡. 并将仔猪留栏饲喂3-5天,待适应后进行并栏,尽量减少环境改变的应激。断乳后1~3天应限食。第1天为正常采食量的1/2.第2天为2/3,第 3天为3/4,少量勤添.3天后自由采食。
及时检查猪群,发现病猪及时采取隔离治疗和综合措施。
3.1加强怀孕期母猪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要丰富而全面,确保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能缺乏,保持中等膘情。圈舍不存污水,要勤扫,定期消毒。母猪体表、乳头要勤洗刷、消毒、防止污染和仔猪吮乳时受到感染。在分娩前15—25天让母猪内服仔猪黄白痢大便1—2次,可起到预防作用。
3.2 加强新生仔猪护理仔猪要及早吃初乳,预先将每个乳头的乳汁挤掉几滴,并固定乳头。仔猪出生后12小时内(未吃第1口奶时),可口服 1-2毫升庆大霉素。仔猪出生后可立即内服“促菌生”(需氧芽孢杆菌的干燥活菌制剂)。断奶前后仔猪要逐渐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中适当加入土霉素、金霉素、新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
3.3免疫接种使用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三价灭活疫苗预防黄痢、白痢、水肿病。初产怀孕母猪产前40天、15天分别预防接种1次,肌肉注射2毫升,头;仔猪5日龄、10日龄分别肌肉注射1毫升,头。也可接种仔猪大肠菌病多价灭活疫苗,初产怀孕母猪产前 40天、15天分别接种1次,肌肉注射2毫升,头;待产怀孕母猪产前15天免疫接种1次 肌肉注射2毫升,头,可预防仔猪黄痢、白痢;仔猪10月龄,肌肉注射1毫升,头,可预防水肿病。
综合治疗
母猪用药可通过哺乳防治仔猪大肠杆菌,母猪产后肌肉注射青霉素400万单位;鱼醒草、川心莲各20毫升防治母猪奶热积。中药采用山楂、神曲、麦芽、积壳、陈皮、茴香、白头翁、龙胆未各25克,煎水喂母猪,连喂3~4天;滑石360克、甘草 6o克,研沫拌食。I El 2次喂母猪,连喂3天。仔猪口服药物时,可把药物和奶粉调成糊状,填入口中服下。处方I,链霉素I克、胃蛋白酶3克混合,给5头猪分服。处方2,磺胺脒I份、酵母粉2份、药用炭3份,混匀,每次服2-3 克,El服2次。肌肉注射治疗可用恩诺沙星25毫克,千克体重;复方磺胺嘧啶5—10毫升,头;2%氧氟杀星0.2毫升,千克体重。穴位用药可在交巢穴注射海达注射液I-2毫升或“一针灵”(头孢塞呋钠)I-2毫升。腹腔滴注治疗时,对仔猪水肿病可使用磺胺咖糖注射液腹腔滴注有效。配方,复方磺胺嘧啶钠20毫升、10%安纳咖 2-5毫升、10%葡萄糖注射液30毫升,1次滴注。仔猪有脱水症状时,腹腔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补液。
上一篇: 如何对白仔鳗进行选别和分类?
下一篇: 花椰菜秋季种植应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