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山药 > 山药的块茎为什么会出现很多裂纹,应当怎样预防? 山药

山药的块茎为什么会出现很多裂纹,应当怎样预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影响因素:
⑴山药大面积栽培多用山药嘴子和山药切块作种,山药嘴子和切块在土中至少进行了一年栽培,容易携带根线虫及炭疽病、褐腐病病菌等,带病菌的种块栽培后,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6~7月高温多雨季节)便大面积发生,给防治造成较大困难。
⑵1~2年生山药嘴子较贵,部分生产者贪图便宜选用栽培了4~5年的山药嘴子,因嘴子老化,容易形成变异,生成分叉、弯曲等畸形。

山药在栽培过程中,因受不良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各种奇形怪状,如山药块茎上端分杈、下端分杈、蛇形、扁头形、脚掌形、葫芦形、麻脸形等,这些统称为畸形山药。
1、形成原因
⑴土壤中异物影响。山药沟中存有石块、砖块、砂砾、胶泥块等硬物,填沟时未能仔细地剔除或充分粉碎,山药块茎在生长中遇到这些硬物,生长点受阻而改变生长方向,形成分杈、扁头等多种畸形。
⑵盲目施用种肥。菜农在种植山药时,为使出苗后苗壮、生长迅速,而施用各种各样的种肥(开沟后摆放山药栽子前撒入沟内),但由于种肥施用过多或未能充分与土壤混合,摆放山药栽子时,栽子与种肥接触,把芽或生长点烧坏,造成块茎分杈、多头等畸形产生。
⑶山药沟内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山药生育期较长,需要源源不断的供给肥料,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种植时施用肥效较长的有机肥,如重施厩肥、堆肥、人粪尿、饼肥等,这些有机肥在施入田间之前均应经过充分发酵、腐熟,但有部分菜农为省时省功,未能按照要求在前一年夏季或秋季把有机肥进行充分地发酵腐熟,而是在当年春季把刚刚从养殖场运来的动物粪或未腐熟的人粪尿等直接施入土壤中,这些未腐熟的有机肥施到田间后,必须经过发酵、腐熟这一分解过程,而发酵时产生的热量容易伤害山药根系和块茎,农民俗称"烧根"特别是块茎尖端,组织细胞柔嫩,是整个块茎的生长点,碰到未腐熟的粪块很容易被烧坏,从而使基端分生组织的汁液外渗,形成分杈或块茎外表麻脸状等畸形,如果山药毛细根被烧坏,影响养分的吸收,易产生蛇形、葫芦状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