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梅卷叶蛾。
杨梅卷叶蛾,俗称卷叶虫。一年发生两次,即5月底一6月中旬和7一8月。以幼虫在初展嫩叶端部或嫩叶边缘吐丝,缀连叶片呈虫包,潜居缀叶中食害叶肉,使杨梅新梢危害,树势转弱。
防治方法:在幼虫发生期用80%敌敌畏1000倍;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溴氰菊脂乳剂5一10PPM。
2、牡蛎蚧。
牡蛎蚧危害杨梅枝条,造成整个枝条或全树枯死。牡蛎蚧产卵于枝叶,代若虫一般在5月底一7月初孵化。
防治方法:(1)抓住代若虫盛孵期及时喷扑虱灵1000倍液或速扑杀1000倍液(果实采摘后立即喷,挂果期不能喷)。(2)在2月下旬一3月上旬用50倍灭蚧(1斤灭蚧加3两碱冲50斤水)。
3、白蚁。
白蚁蛀蚀根颈及树干木质部,于皮层修筑孔道,造成树干及主根系损伤,导致树体死亡。
防治办法:(1)人工诱杀。选择白蚁爱吃的食物,如松木、甘蔗、狼箕等,堆放在白蚁危害的四周地面上,保持一定水份,在白蚁诱集较多时,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剂喷杀。2、甘蔗渣扎成粉,混拌上灭蚁灵后,装进透气的薄膜袋里,零星分散地放在杨梅树地面上,再压上1一2块石块。(3)定植杨梅时用泥浆加茶子饼粉蘸根。
4、枝干害虫(天牛爆皮虫)
在杨梅树近地表的主干部危害,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清除主干周围的杂草。(1)主干涂白,用石灰5公斤,硫磺0.5公斤,食盐100克,动物油100克,水适量调成糊状涂白。(2)钩杀入木幼虫。(3)用一次性注射器将80%敌敌畏原液注射入虫孔再用泥封除虫道。
5、杨梅褐斑病(杨梅叶斑病)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
症状:开始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
防治方法:
(1)通过改善杨梅生长环境,增强树势。如使园地排水良好,并改善树冠光照条件。杨梅园要一年一次深翻,使土壤中含氧量提高,促进根菌活动,多施饼肥草木灰等农家肥,和肥力高等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时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
(2)喷药保护。在5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喷一次8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或1:2:200的波尔多液。
6、杨梅癌肿病
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主要病害。病部肿大,形成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圆球肿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
防治办法:
(1)药剂防治: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涂上200倍抗菌剂402,也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
(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进行)并烧毁。
(3)在每次喷杀菌剂农药时都要喷湿枝干,在采摘杨梅时,不要穿皮鞋上树。
上一篇: 应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过磷酸钙当季的利用率?
下一篇: 拖拉机启动困难的几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