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灰斑病的侵染途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玉米

玉米灰斑病的侵染途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侵染途径、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源,温暖湿润的条件易发病,连作是该病大发生的原因之一。华北及辽宁地区上中旬开始发病,8月中旬到9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
2、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玉米秸秆等病残体,减少侵染来源。推广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健壮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天内连续喷雾两次。

传播途径和发病推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浸染源。当年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进行重复浸染,不断扩展蔓延。多雾、多露有利于孢子的形成、萌发和浸染发病。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日较多的地区发生。一般7-8月多雨年份发生严重。玉米生长后期遇到高温干旱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植株抗病性,如有几次降雨,也可导致严重发生。  
3、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是最重要的防病措施。我乡目前种植的抗病品种主要有:宣黄单13号和云瑞47。  
(2)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实行大面积深翻、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性农业措施。  
(3)合理浇水施肥,促使健壮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应改变我乡日前多数农户只注重施用氮肥,忽视其它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习惯,底肥应施用玉米专用肥或其它复合肥料。  
(4)药剂防治: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穗期和灌浆初期等3个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在喷药时最好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每个叶片喷湿为准。因为玉米灰斑病是先从每株玉米的脚叶由下往上发生为害和蔓延,早期先喷脚叶其目的就是控制下部叶片上的病源菌不要往下爬,以达到控制病害。药剂选用上可用8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锌粉剂800倍液喷雾;50%福美双粉剂500倍液喷雾;25%丙环唑1500倍液喷雾;25%戊唑醇1500倍液喷雾;50%或8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50%甲基硫菌灵或70%进口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