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食用菌 > 木耳 > 黑木耳栽培如何管理可使菌棒多出耳? 木耳

黑木耳栽培如何管理可使菌棒多出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出耳管理

1、搭设好耳床或耳棚

耳床的制作可根据地势和降雨量做成地上床或地下床。据龙井地栽黑木耳的实际经验以地面平床形式较好。做好耳床后,床面要慢慢的浇重水一次使床面吃足吃透水分再用1:500甲基托布津溶液喷洒消毒。同时将准备盖袋用的草帘子也用甲基托布津药液浸泡,然后拎出控干水分。耳棚在移入栽培袋前也要对地面(地面铺层煤渣和石灰最好)和草帘子等进行消毒。

2、扎袋

将栽培袋用塑料绳(或纤维绳)把颈圈下部扎紧后去掉棉塞和颈圈,不让通气和防止在浇水时,水分进入袋内。现在一般采用拧紧塞袋,倒立出耳方法。

3、划口摆袋或吊袋

(1)划“V”形

用刀片(事先消毒)在栽培袋上划“V”形口,“V”形口角度是45~60度,角的斜线长1.8cm左右;深0.5cm左右,每个袋划8~12个口,分三排,每排4个,呈品字型排列)。

划口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部位不要划口:

①没有木耳菌丝部位不划;

②袋料分离严重处不划;

③菌丝细弱处不划;

④原基过多处不划。

(2)划条形孔

用灭过菌的刀片在袋的四周均匀地割6条条形孔,以满足黑木耳对氧和水分的要求,有效地促进耳芽形成。条形孔,宽0.2cm、长5cm。实践证明,出耳孔宜窄不宜宽。开孔过宽,容易发生原基形成。在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过宽的出耳孔,容易发生原基分化过多,造成出耳密度大,耳片分化慢且大小不整齐,整朵采摘影响产量质量,如采大留小,容易引起污染和烂耳。开孔窄一些,不仅能保住料面湿度,而且可在条形孔中间形成1行小耳,出耳密度适宜,耳片分化快,当耳片逐步展开向外伸延时正好把条形孔的两侧塑料边压住,喷水时袋料之间不会积水,防水出耳期间的污染和烂耳发生,增加出耳次数,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划口后的栽培袋就可摆袋或吊袋,一般地栽可摆袋25袋/m2。若吊挂栽培袋可用塑料绳吊袋,每串间距20cm,袋与袋间距不小于10cm一条绳上可吊10袋左右,每行间距40cm。

4、出耳形式

(1)吊袋栽培

将开孔的菌袋用预先备好的“S”型铁丝钩勾在扎袋口橡皮筋上,悬挂在出耳场地。挂袋时一定要控制挂袋密度,切忌超量;要顺风向,有行列,分层次,袋与袋之间互相错开,使上、下、前、后、左、右距离不小于10~15cm,使每个菌袋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水分和空气。此法的优点是省地(10000袋占地140m2),易管理(1人能管理5千~1万袋),烂耳少,病虫害轻,黑木耳杂质少。此法的不足之处是通风和湿度不易控制,产量低,平均每袋鲜耳重400g左右(总产量)。

(2)大田仿野生畦栽

这种出耳形式是模拟自然条件下栽培木耳的新方法,其可充分利用地面的潮气,能够很好地协调湿度,通气和光照的关系,增加袋栽木耳的成功率,产量高,平均每袋鲜耳重500g(总产量)。此法不用搭建耳棚,可在房前屋后空地制作耳床,地面摆袋出耳。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费工,1人管理难以超过20000袋;湿度大时易出现烂耳现象;杂质较多,晾干前通常需要清洗去杂质;在连阴雨天时管理较繁琐。

5、出耳管理

接种的料袋经培养40~50天,菌丝长满培养料成为菌袋。菌丝满袋后不要急于催耳,应再继续培养10~15天,使菌丝充分吃料,积累营养物质,提高抗霉抗病能力。这时,培养室要遮光,同时适当降低温度,防止耳芽发生和菌丝老化。在菌袋出耳前,应增加培养室的光照,刺激原基后即可转入出耳管理。

(1)出耳环境的控制

①保持湿度

出耳期间,应以增湿为主,协调温、气、光诸因素。尤其在子实体分化时期需水量较多,更应注意。菌袋开孔挂袋后,喷大水1次,使菌袋淋湿,地面湿透,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以促进原基形成和分化。整个出耳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都要保持在80%以上。如湿度不足,则干缩部位的菌丝易老化衰退,尤其在出耳芽之后,耳芽裸露在空气中,这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如低于90%,湿度不够,耳芽易失水僵化,影响耳片分化。为保持湿度,最好在地面铺上大粒砂子,每天早、中、晚用喷雾器或喷壶直接往地面、墙壁和菌袋表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对菌袋表面喷水时,应喷雾状水以使耳片湿润不收边为准,应尽量减少往耳片上直接喷水,以免造成烂耳。

②控制温度

出耳阶段温度以22℃~24℃为宜,最低不低于15℃,最高不超过27℃。温度过低或过高都影响耳片的生长,降低产量和质量。尤其在高温、高湿和通气条件不好时,极容易引起霉菌的污染和发生烂耳。遇到高温时,管理的关键是尽快把高温降下来,可采取加强通风,早晚多喷水和用井水喷四周墙壁、空间和地面等办法进行降温。

③增加光照

黑木耳在出耳阶段需要有足够的散射光和一定的直射光。增加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能加强耳片的蒸腾作用,并促进其新陈代谢活动,耳片变得肥厚,色泽变黑,品质好。光照强度以400~1000lx为宜。袋栽黑木耳,在出耳期间,要经常倒换和转动菌袋的位置,使各个菌袋都能均匀地得到光照,提高木耳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