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瓜 > 氨气对黄瓜有害吗?简谈其表现症状。 黄瓜

氨气对黄瓜有害吗?简谈其表现症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病害症状

受害植株中部叶片首先表现症状,后逐渐向上、向下扩展,受害叶片的叶缘、叶脉间出现水浸状斑点,严重时呈水烫状大型斑块,而后叶肉组织白化、变褐,2-3天后受害部干枯,病健部界限明显。叶背面受害处有下凹状。受到过量氨气危害的黄瓜,突然揭去覆盖物时,则会出现大片或全部植株如同遭受重霜或强寒流侵袭的样子,植株最终变为黄白色。[1]

3发生因素

大棚内氨气大量发生并迅速积累,通常是由施肥不当直接造成的:

(1)施入易挥发氮肥,如氨水、碳酸氢铵,或一次性施入过多尿素、硫酸铵、硝酸铵,施后没有及时盖土或灌水,都会释放出氨气。

(2)施入有机肥过多或有机肥没有腐熟时,也会释放出大量氨气;(3)如果大棚内空气中氨气的含量达到4.5~5.5ppm时,就会对黄瓜产生危害,出现水浸状斑点。随着氨气浓度的增加,植株叶片继而褐变枯死。如果不能及时的排除,就有可能造成氨气毒害。

4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使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不得混有植物病残体。

(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不在大棚的地表施用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氨气的肥料;施用有机肥作基肥的,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要深施;肥料追施要少量多次;适墒施肥,或施后灌水,使肥料能及时分解释放。

(3)经常注意检查是否有氨气产生。操作人员在进到大棚时,首先要注意室内的气味,以便及时发现。当嗅出有氨味时,立即用pH试纸蘸取棚膜上的水滴进行测试,然后与比色片比色读出PH值。正常情况下,pH值为7~7.2;当pH值达到8以上时,可认为有氨气的发生和积累,必须及时放风排气,否则容易发生中毒现象。也可以用舌尖舔一下,如果有滑溜溜的感觉,则也可认为有氨气积累。如果发现大棚内氨气含量过高,可在大棚内撒些水,以吸收氨气和亚硝酸气体,减轻其危害。

(4)揭膜放风,排除有害气体,摘除受害残叶、老叶。

(5)快速灌水,降低土壤肥料溶液浓度。

(6)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恢复生长。

化学防治

惠满丰活性液肥500倍液

高美施活性液肥500倍液

食用醋(喷施叶背)100倍液[1

受害植株中部叶片首先表现症状,后逐渐向上、向下扩展,受害叶片的叶缘、叶脉间出现水浸状斑点,严重时呈水烫状大型斑块,而后叶肉组织白化、变褐,2-3天后受害部干枯,病健部界限明显。叶背面受害处有下凹状。受到过量氨气危害的黄瓜,突然揭去覆盖物时,则会出现大片或全部植株如同遭受重霜或强寒流侵袭的样子,植株最终变为黄白色。[1]

有害。黄瓜对氨气特别敏感,当棚内空气中氨气温度达到21.5毫克/升时,叶片即会产生伤害,表现遭受酷霜或强寒流袭击似开水烫过的样子,植株最终变白死亡,叶片受害多发生在生命活动比较旺盛的中、上部叶片或生长点。氨过剩幼苗叶片褪色,叶缘呈烧焦状,向内侧卷曲;植株心叶叶脉间出现缺绿症,致心叶下的2-3片叶褪色,叶缘呈烧焦状。棚室保护地氨害多发生在施肥后3-4天,中位叶片正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失绿斑块或水渍状斑,叶尖、叶缘干枯下垂,且植株上部发病重,一般突然发生。

有害

症状,受害植株中部叶片首先表现症状,后逐渐向上、向下扩展,受害叶片的叶缘、叶脉间出现水浸状斑点,严重时呈水烫状大型斑块,而后叶肉组织白化、变褐,2-3天后受害部干枯,病健部界限明显。叶背面受害处有下凹状。受到过量氨气危害的黄瓜,突然揭去覆盖物时,则会出现大片或全部植株如同遭受重霜或强寒流侵袭的样子,植株最终变为黄白色。

氨气过量对黄瓜也有害。受害植株中部叶片首先表现症状,后逐渐向上、向下扩展,受害叶片的叶缘、叶脉间出现水浸状斑点,严重时呈水烫状大型斑块,而后叶肉组织白化、变褐,2-3天后受害部干枯,病健部界限明显。叶背面受害处有下凹状。受到过量氨气危害的黄瓜,突然揭去覆盖物时,则会出现大片或全部植株如同遭受重霜或强寒流侵袭的样子,植株最终变为黄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