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应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协调和利用农业、物理、化学等方面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
1 合理应用抗(耐)病品种
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应用抗病品种,坚持优质、高产、多(高)抗原则,选择品质优、丰产性好、综合抗性突出的品种。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区要优先考虑抗病品种的应用。
2 集中育苗,培育壮秧
小麦和杂草是越冬代和一代灰飞虱主要寄主。秧田选址应尽量远离上年发病重田,以减少一代成虫迁入传毒。秧田尽量集中连片,减少秧苗被灰飞虱刺吸与传毒机率,同时便于肥水管理和灰飞虱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科学施肥,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培育老健秧苗,增强植株抗逆性和抗病性。
3 防除杂草、清洁田园
农田杂草和“四边”(田边、沟边、路边、渠边)杂草是灰飞虱重要孳生地。要加大水稻秧田及大田周围杂草防除力度以恶化灰飞虱生存环境,减少过渡寄主,截断寄主链,减轻发病。要尽早拔除病苗,既可以减少田间毒源,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又可以促健株分蘖,让出空间与养分。
4 抓住适期搞好灰飞虱的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有效控制灰飞虱虫量,防止传毒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坚持“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的药剂防治策略,采取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办法,多个环节控制灰飞虱数量,防止传毒。
4.3.2全面开展药剂浸种
开展药剂浸种,控制早期迁入秧田的灰飞虱传毒,赢得防治工作主动。结合水稻种传病害的防治,选用吡虫啉、锐劲特等内吸性较强的药剂进行药剂浸种。将干稻种倒入使百克或其他种子处理剂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25%先净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800-1000倍液中浸种48小时,然后进行催芽落谷。
4.3.3突出重点抓好秧苗期灰飞虱防治
秧田期一代灰飞虱成虫防治是控制前期条纹叶枯病发生的关键,而且可以减轻大田防治压力。要一着不让地抓好秧田防治。秧苗立针后,如果灰飞虱在迁入盛期内,要立即开始防治,后每隔3-5天防治一次。药剂应选用对灰飞虱击倒快、持效长的药剂,每亩可用高含量吡虫啉有效成份4-6克或5%锐劲特SC30-50毫升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300克,在灰飞虱成虫迁移高峰期,加80%敌敌畏乳油200-250毫升,以增加速效性。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起身药),做到带药移栽。秧田防治可适当使用防病毒药剂或病毒钝化剂如菌克毒克(宁南霉素),和金消康(氯溴异氰脲酸)等,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减轻危害程度。
病毒钝化剂使用方法:在一代灰飞虱成虫从麦田迁入秧田高峰期至发病显症初期用1-2次药。病毒钝化剂品种、用药剂量和施药方法为:8%菌克毒克水剂每亩30-45毫升或2%菌克毒克水剂100-150毫升或50%灭菌成水溶性粉剂40-60克。
4.3.4适期控制大田期危害
二、三代灰飞虱若虫、成虫刺吸分蘖期和孕穗期稻株也能造成植株发病,由于水稻后期补偿能力小,危害性也较大,因此做好二、三代灰飞虱防治工作十分必要。要把准用药时间,在二、三代灰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防治。使用药剂与秧田期相同。
上一篇: 大棚辣椒什么时候放风,如何放风?
下一篇: 辣椒的变形果具有商品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