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甜瓜 > 甜瓜裂瓜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甜瓜

甜瓜裂瓜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甜瓜裂瓜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前干后湿,干湿不均,造成裂瓜 为防止甜瓜秧苗前期徒长,有些瓜农在甜瓜生长前期控水过度,造成果实膨大期缺水,使瓜皮过早老化变硬。膨大后期随着气温的升高,甜瓜需水需肥量开始增大,这时一些瓜农又一次浇水过多,甜瓜内部迅速生长膨大,使甜瓜出现裂缝。

二是激素浓度使用不当造成裂瓜 这几年,瓜农多数使用0.1%氯呲脲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提高甜瓜坐瓜率。类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的时候应严格按说明使用,并要根据当时的气温适当调控浓度。如果浓度过高,尤其是在结瓜初期,使用一些生长抑制剂或激素浓度不宜过大,浓度过大,果实表面易过早老化,而内部组织生长加快,外部表皮生长过慢,很容易造成裂瓜。

三是摘除底叶过早过多,甜瓜遭受阳光直射造成裂瓜 为防止病害,加强通风,甜瓜底部老叶摘除的过早过多,使底部甜瓜失去叶片遮阴,甜瓜在强光下,果皮老化变硬,果皮收缩后在甜瓜表面产生同心圆形的龟裂纹。

四是土壤板结或土壤中缺硼缺钙等微量元素造成裂瓜 土壤板结,渗水太慢,根系透气性差,影响作物对营养的吸收。另外,土壤本身缺硼缺钙,尤其是连作地块,缺钙缺硼较重,裂瓜较多。

防治裂瓜措施 加强管理、合理浇水。对土壤板结、渗水较慢的甜瓜地块,可结合浇水追肥,每亩每次使用免深耕1~2公斤,免深耕能打破土壤板结、加深耕层,增加土壤透气性,起到保肥保水,解决和减少作物生理性病害的作用。另外,对在高温天气,应重视叶面补硼部钙。一般,叶片喷施速效硼1000~1500倍液,同时加3000倍液硕丰481或1000倍液印度钙,6~7天喷一次,连喷3次,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裂瓜。

甜瓜裂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出现在甜瓜接近成熟期,发病时果实表面出现大而深的难以愈合的裂缝,然后裂缝处的果肉腐烂变质,并迅速向四周扩展。开裂后的甜瓜有的还没成熟便完全腐烂,有的即便成熟,其储存时间也大大缩短,品质降低,产量减少,影响销售和价格。因此,要加强甜瓜的田间管理,创造有利于甜瓜生长的内在和外在条件,防止裂瓜的产生。

一、裂瓜原因

1.甜瓜果实膨大前期肥水不足,致使果实膨大缓慢,果皮老化变硬。后期肥水供应充足,甜瓜内部果肉迅速生长膨大,而此时的外部果皮已经老化,内部果肉就会胀破已经老化的表皮,使甜瓜出现裂缝。

2.甜瓜果面受阳光照射后,果皮老化变硬收缩,果皮收缩后在甜瓜表面产生同心圆形的龟裂纹。

3.植株生育后期浇水过多,植株吸水量大,果肉吸水膨胀,而果皮已经老化,柔韧性差,从而引起裂果。

4.甜瓜坐果后期温室内的温度低于15℃,放风时一次性将风口开得过大,遇寒流等自然灾害时引起昼夜温差过大,这些情况都会使甜瓜出现裂瓜。

5.土壤中缺少钙和硼等微量元素时,也易形成裂瓜。

二、防止方法

1.均衡供应肥水。根据甜瓜生长期间的需肥、需水规律,均衡供应肥水,不要盲目浇水施肥。施肥时,不但要施足基肥,满足甜瓜前期生长的需要,而且要在甜瓜生长后期及时追肥,满足甜瓜后期生长的需肥要求。浇水时,一方面要及时浇好膨瓜水,促进甜瓜果实膨大;另一方面在浇膨瓜水后,不要再浇大水,尤其是在采摘前10天左右尽量不要浇水,防止裂瓜。

2.保护叶片。注意保护果实附近的叶片,利用它们为甜瓜果实遮挡阳光,避免因阳光照射引起果皮老化而出现裂果。

3.控制温度。温室生产中要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室的日平均温度保持在15℃以上;放风时,先扒开一个较小的风口,然后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将风口扒大;突遇寒流时,要及时加盖草苫等保温材料,防止温度骤然降低。

4.喷施微量元素。坐瓜后,结合浇水用0.3%的氯化钙和0.12%~0.25%的硼酸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以补充微量元素的不足。

1、均衡供应肥水。根据甜瓜生长期间的需肥、需水规律,均衡供应肥水,不要盲目浇水施肥。施肥时不但要施足基肥,满足甜瓜前期生长的需要,还要在甜瓜生长后期及时追肥,满足甜瓜后期生长的需肥要求。浇水时,一方面要及时浇好膨瓜水,促进甜瓜果实的膨大;另一方面在浇膨瓜水后,不要再浇大水,尤其是在采摘前10天左右尽量不要浇水,防止裂瓜。
2、保护叶片。注意保护果实附近的叶片,利用其为甜瓜果实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果皮老化出现裂果。
3、控制温度。温室生产中要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室的日平均温度保持在15℃以上;放风时,先扒一较小的风口,然后再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将风口扒大;突遇寒流时,要及时加盖草苫等保温材料,防止温度的骤然降低。
4、喷施微量元素。坐瓜后,结合浇水用0.3%的氯化钙和0.12%—0.25%的硼酸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补充微量元素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