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稻田养鱼实用技术? 水稻

稻田养鱼实用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稻田的选择:养鱼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能确保旱涝保收。稻田田埂、田底保水性能要好,不能漏水。为便于管理,养鱼区尽量集中连片。光照条件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光照条件越好,对田鱼的生长越有利。
2、养鱼设施建设:开挖鱼沟、鱼坑,加高加宽加固田埂,安装拦鱼栅等,是稻田养鱼的基本设施,也是维持稻鱼共生的基本条件。
3、清田消毒工作:在投放鱼苗种之前,需要对稻田进行清田消毒,清除野杂鱼及敌害生物,消灭病菌。消毒药物可选用茶粕、生石灰、漂白粉或专用消毒药物。⑴茶粕采用带水清田的方法,保留水深10-20厘米,每亩用量为20公斤左右。使用前先将茶粕进行粉碎,用水浸泡一昼夜后,再加水冲稀,连浆带渣遍泼稻田,过15天后,毒性消失,即可放养;⑵生石灰一般也带水消毒,每亩用60-75公斤,兑水化开即全田泼洒;⑶漂白粉每亩用7.5公斤,带水泼洒。消毒后5-7天,即可放养;⑷专用消毒药物按说明书使用。
4、鱼苗种放养:一般地,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基础条件和不同的养殖目的而采用不同的放养模式,如养殖成鱼、养殖鱼种、成鱼和鱼种套养或其它品种混养等,不同的养殖方式,对鱼苗种的放养均有不同的要求。放养密度要根据投饲强度的安排和产量指标要求等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5、鱼饲料的选择与投喂:田鱼属杂食性鱼类,它的饲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饵料,这类饵料可以通过施基肥、追肥进行培育,水稻的害虫也是其饵料来源之一。传统稻田养鱼的鱼饲料主要是依靠天然饵料。第二类饲料是人工饵料,靠人工投喂供给。
6、养鱼稻田的施肥:它的原则应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要少量多次。
7、稻田用药注意事项:稻田需用药时,要选择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不用DDT、六六六、毒杂芬、五氯酚钠等对鱼类毒性比较大的农药。
8、日常管理:“三分养、七分管”,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管理工作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水源水质管理方面,关键是要保证用水安全,不能让有毒水体流入田中,在高温季节要注意换排水,防止田水温度过高。既要注意干旱季节的保水问题,又要做好雨季排涝工作,确保旱涝保收;平时巡田要做到认真仔细,注意鱼类的活动及吃食情况,及时掌握鱼类的生长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下雨天要增加巡田次数,防止溢水逃鱼;养鱼稻田不能让鸭子进入,如发现水蛇等敌害生物,也要尽量想办法除掉;鱼病防治也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田鱼在稻田养殖过程中病害不多,但有时也会出现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等病症,发现鱼病应及时向业务部门咨询。
9、水稻收割和田鱼起捕。养鱼稻田的水稻收割要带水操作。若是双季稻,在夏收夏种期间,要把鱼赶入鱼沟、鱼坑,同时加大水的交换量。田鱼起捕上市一般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方法。起捕前先放水,慢慢把鱼集中到鱼沟、鱼坑中,然后进行捕捞操作。
10、鱼种的田中越冬。稻田中的鱼经过一年养殖,大部分可以起捕上市,但还有一小部分鱼种需留作第二年继续养殖。我们采取就田存养越冬方法:在田中间挖一条长条形鱼坑,鱼坑上方用竹片支起棚架,在寒冬时盖上塑料薄膜。这样,鱼种就可以在鱼坑中安全过冬,同时,农田还可以种麦、种菜,两不相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