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田鼠害的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耕作等方法,创造不利于害鼠发生和生存的环境,达到防鼠减灾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
(1)科学调整作物布局,连片种植,可减少食源,并且有利于统一防治。
(2)彻底清除田间、地头、渠旁杂草杂物,消灭荒地,以便发现破坏;堵塞鼠洞,减少害鼠栖息藏身之处。
(3)采取深翻耕和精耕细作,消灭害鼠,提高作物抗鼠能力,一般减少损失5%~10%,早地作用尤为明显。
(4)灌水灭鼠。
旱地在雨季集雨灌洞,水浇地保证冬、春、夏灌,可降低本田害鼠数量的30%~60%。
二、根据害鼠数量变动和危害规律,每年要全面投放毒饵灭鼠2次。第2次灭鼠在晚稻回青分蘖期;第1次灭鼠宜在早稻播种前或早稻灌水办田至水稻回青分蘖期进行。
下一篇: 旋花天蛾为间歇性发生的害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