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由于缺肥缺水等原因,引起水稻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
1、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附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2~3年,潜伏菌丝体能存活3~4年,菌丝翻入土中经一个冬季后失去活力。带病种子播后,潜伏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分生孢子可借风吹到秧田或本田,萌发菌丝直接穿透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很快出现病症,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2、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有雾露存在时发病重。一般缺肥或贫瘠的地块,缺钾肥、土壤为酸性或砂质土壤漏肥漏水严重的地块,缺水或长期积水的地块,发病重。
水稻胡麻叶斑病又名胡麻叶枯病,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诱发此病的原因有水稻品种抗性差;偏施氮肥,磷钾肥不足,施肥结构不合理;缺水干旱、本田保水保肥能力差;秧苗素质低、晾田太少、光照不足等。
上一篇: "双身"茄出现原因?
下一篇: 生产无公害蔬菜对大气环境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