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大多数除草剂具有发挥药效的最佳温度范围,高于或低于最佳温度则效果不佳,但有的除草剂在一定的温度下会产生药害,如使用24 - D类产品,应避免高温,以免挥发对周围敏感作物产生药害。
2、光照。光照强度大有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传导,能够增强除草效果,但是对于易挥发和光解的除草剂品种,则易出现药害。如氟乐灵在光照下易挥发,甚至光解失效,若在大棚中使用,挥发到棚顶的药液滴到作物上,也会导致要害发生。
3、土壤条件。有积水的田块应避免使用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如“乙草胺”、“磺草灵”等,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药效稳定,但土壤积水则产生药害。有些高低不平的田块使用土壤处理剂后容易产生点片药害。
4、风力。另外刮风会影响除草剂的喷施质量,如果药液漂移到敏感作物上,会引起药害。所以使用除草剂一般应选择无风、光照充足、温度在20 ℃~ 35 ℃、土壤墒情良好的情况下较为适宜。
上一篇: 西兰花出现裂茎现象,如何补救?
下一篇: 为什么植棉不宜选肥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