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芝麻的病虫害虽然种类很多,但各种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不一样。就病害而言,在十几种芝麻病害中,发生最多、为害最重的主要是芝麻茎点枯病、枯萎病和病毒病以及叶斑病。茎点枯病、枯萎病造成大量死苗,病毒病引起萎蔫至死亡,叶斑病造成植株早衰、落叶,影响高产潜力的发挥和粒重的提高。在芝麻病害防治上,以这种病害为主,其他病害可以达到兼治目的。经常危害芝麻的虫害有地下虫、蚜虫和蛀蒴害虫,应重点防治;对突发性害虫,如盲椿象要抓住有利时机防治。
1.2掌握芝麻病害的侵染方式和传播途径,了解芝麻虫害的生活习性
芝麻的病害有多种侵染方式,有从根系的根尖和伤口侵入,有从叶片气孔侵入,有的侵染花、蕾、蒴等,有的病害是借土壤传播,有的是种子带菌。只有了解芝麻病害的侵染方式和传播途径,才能进行有效地防治。芝麻虫害,如蚜虫、盲椿象等属于刺吸式口器害虫,要用内吸剂农药在点片危害阶段集中歼灭;鳞翅目害虫芝麻螟、地老虎等,都是以幼虫危害芝麻,是咀嚼式口器害虫,3龄前虫体小、食量少、危害轻、抗药性差,且比较集中,易歼灭。防治上应以胃毒剂药剂为主,抓住幼虫3龄前的有利时机;对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与土壤关系密切的,应根据发生的虫害种类,主要以土壤处理、药剂拌种进行防治。
1.3实施无公害综合防治操作规程
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对芝麻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监控,及早预测预报,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在进行化学农药防治时,严禁使用高残留、高剧毒农药,控制可使用农药的使用量,着眼综合防治,重视农业防治措施,在达到有效防治的同时,避免对品质和环境产生污染,获得较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1选用良种,进行种子处理
农户自留种子应选用无病田或无病株留种,购买种子应注意种子质量,最好播种前用50—55℃温水浸种或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杀虫剂拌种进行种子处理,对防治由种子带菌传播的芝麻病害防效达85%以上,并兼防地下害虫。
2.2适时播种,合理轮作倒茬
春芝麻播种的最适宜时间是5月10日前后,不宜过早。一方面是气温不稳定,出苗缓慢,出苗率低,若遇寒流袭击,有被冻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