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围塘青蟹养殖如何防治病害? 其他水产

围塘青蟹养殖如何防治病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黄水病 症状:病蟹消瘦,体色暗,关节膜处呈黄色或浊白色,或关节边缘发红(健康的关节部为蓝色),折断关节,可挤出浊白色的脓水,打开蟹盖,有浊白色组织液沉积,病蟹爬到塘堤或涂面上死亡。该病在5月下旬~6月初、9~10月高发,死亡率达30%~80%。是由病原生物寄生感染,再经环境因素突变诱发的流行性疾病。目前尚未有最佳药物治疗。主要预防措施有:①选择健康苗种;②在易发季节饵料添加生物抗菌药物防治;③控制水质,主要为盐度不宜变化过大。

(二)白水病 症状:蟹体消瘦,步足及内脏充满透明或白色液体,肌肉失去弹性,部分出现溃疡。该病在近年出现四季均发,有一定死亡率,对养殖户影响最大的是病蟹离水存活时间较短(3~24小时),商品率低。该病是由病毒与病菌感染,再经环境因素突变诱发的流行性疾病。主要防治措施有:①及时更换新鲜海水;②定期用生石灰25克/米~3或漂白粉2克/立方米消毒;③发病期用0.2克/立方米碘制剂和0.3克/立方米溴氯海因交叉使用消毒水体3天;④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50克。

(三)固着类纤毛虫病 具体症状表现为病蟹行动迟缓,爬出水面,体表长黄绿色及棕色绒毛状物,使鳃部变黑或溃疡,病蟹食欲减退、生长停滞、不蜕壳。发病率90%、死亡率20%~30%。病因是由钟形虫、聚缩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寄生引起,发病多在底质腐殖质多且老化的池塘。7~9月份水温越高,纤毛虫病的发生将越频繁。主要防治方法:①更换新水;②全池泼洒纤虫净0.8~1.2克/立方米,5天后再用一次;③再全池泼洒0.2~0.3克/立方米碘制剂一次;④若纤毛虫很多,可用1.2克/立方米络合铜泼洒一次。

(四)花斑病 具体症状表现为背甲底部和螯足基部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螯足活动机能减退或脱落,剖开甲壳检查,鳃部可见辣椒籽般大小的浅褐色异物。病程长,死亡率高,仅次于黄水病。发病原因是连续高温、水质不良、投喂变质饲料引起。发病季节为6~10月,高峰期6~7月。主要防治措施:①换水;②定期用生石灰25克/立方米消毒;③已发病的塘全池交替使用二溴海因0.2克/立方米、0.2~0.3克/立方米碘制剂,泼洒两天;④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病毒灵100克、维生素C30克、恩诺沙星50克,连续投喂5~7天。

(五)黑鳃病 具体症状表现为病蟹行动迟缓,爬出水面,鳃呈黑色。发病原因是池底质败坏,饵料维生素缺乏。主要防治措施:①换水;②外用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0.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消毒水体3天;③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100克,恩诺沙星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