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生规律:白小食心虫在山楂产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地面结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5-20天。5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成虫产卵期。卵多产在叶背面,少数产在叶正面或果面。幼虫孵化后爬至果实萼洼、两果相接处或果面与叶相贴处,吐丝缀连并蛀入果内。第一代幼虫有转果危害习性,被害果干枯脱落。幼虫期45天左右。7月上旬至8月中旬老熟幼虫在果内化蛹,蛹期约10天。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第二代卵多产在果面,少数产在叶背面,初孵幼虫大多从萼洼处蛀果。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虫陆续脱果越冬。
(2)防治措施:
①人工防治。秋、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和落叶,集中烧掉或深埋,消灭越冬幼虫。春季刨树盘,深翻,闷死羽化的成虫。夏季及时摘除第一代被害果,集中深埋。
②药剂防治。在幼虫孵化盛期喷50%对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功夫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
发生规律:白小食心虫在山楂产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地面结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5-20天。5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成虫产卵期。卵多产在叶背面,少数产在叶正面或果面。幼虫孵化后爬至果实萼洼、两果相接处或果面与叶相贴处,吐丝缀连并蛀入果内。第一代幼虫有转果危害习性,被害果干枯脱落。幼虫期45天左右。7月上旬至8月中旬老熟幼虫在果内化蛹,蛹期约10天。
①人工防治。秋、冬季清除果园内杂草和落叶,集中烧掉或深埋,消灭越冬幼虫。春季刨树盘,深翻,闷死羽化的成虫。夏季及时摘除第一代被害果,集中深埋。
②药剂防治。在幼虫孵化盛期喷50%对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功夫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
上一篇: 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下一篇: 空心菜炭疽病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