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该如何使用发酵床?
1、增加圈舍面积。
对于小面积的圈舍,建议扩建猪舍,如果是大面积猪舍分割成小面积的情况,建议将水泥隔墙打通,垫料可以相通。采用整体型圈舍,对于要隔开的各个单圈舍,可以采用移动栅栏来隔开,这样既留有调整余地,可随时增减单位圈舍发酵床的面积,能有效缓解了发酵空间不足、发酵超负荷的危机,又便于操作且成本低。
2、降低养殖密度。
对于养殖密度过大的,如果平均一头猪占地不足1平米的,应立即扩大猪圈面积,或者分圈饲养,减少单位面积内的饲养头数,避免发酵床超负荷工作、异常工作或“疲劳作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坏床事件。金宝贝发酵床技术人员提示:饲养密度以每头猪占地不少于1.2-1.5平方为佳,土建成本低的地方,其饲养密度可设计得更低。
3、避免湿度过大。如果猪圈漏雨,应尽快采取措施补救,包括翻修屋顶、遮挡侧面等,尽量避免雨水流入或渗入发酵床,引起发酵床局部或全部水分偏高;自动饮水器下面要设置饮水“余水导流槽”,防止或杜绝多余水分流入发酵床内,避免因湿度过大导致造成厌氧发酵、异常发酵或不发酵,不能达到发酵床的免清粪、促生长的功效。在南方,因地下水位偏高,特别是雨季到来时,地下水位升高、地面水流升高,极易导致发酵床底部渗水或淹没发酵床。对于这种情况,发酵床应采取较为保险的地上式结构。
4、增加通风措施。一般来说,单纯的高温气候不会给发酵床带来高温现象;但持续高温高湿的天气再加上圈舍通风不好,就会造成发酵床的异常或高温。针对这种极端异常天气情况,金宝贝发酵床技术人员提示您:可以在圈舍两头设置风扇,在圈舍顶部安置吊扇,增加猪舍空气流动性,加强空气对流,增强热交换。有条件的可以在圈舍内适当安置空调,对于整个大环境的高温季节,采用空调降温。此外还可通过屋顶加开天窗、墙面加设地窗来增加通风透气功能。
5、提高翻倒频率。对于设施比较简陋,而又不愿意增加投入的用户,一个最简便的办法是:增加发酵床垫料的翻倒次数,如每隔2-3天就对垫料翻倒撬动一次,通过翻倒撬动,将发酵床的垫料暴露在表层,使之与表层空气快速交换热量和水分,热量外散,水分蒸发。金宝贝发酵床技术人员提示:对于不爱拱翻的猪,垫料层应增加翻倒、撬动次数,这样能快速有效的降低发酵床中心层温度。对于因漏雨或漏水导致的发酵床垫料过湿的情况,应将湿垫料倒出来,晒干后回填入床。
6、有效控制饲喂。对于发酵床养殖的养殖模式,在饲喂量方面应有所控制,一般饲喂量减少到用水泥地养殖的80%-90%左右,以增加猪在圈舍内的翻动,这样既帮助了翻倒散热,又节省了饲料,降低料肉比。
一、早春麦田镇压是一项控旺转壮,提墒节水的重要农艺措施。因此,对长势过旺麦田一定要在返青至起身期多次镇压,以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转壮防倒伏。对秋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麦田,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进行麦田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麦田镇压,可促使土壤下层水分上移,起到提墒、保墒、抗旱作用。镇压要和划锄结合进行,一般应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的作用。
二、划锄是一项有效的保墒增温促早发措施。开春以后,随着温度升高,土壤蒸发量加大,且“春雨贵如油”,降水量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因此,为了预防春季干旱,千方百计保住地下墒情非常关键。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 (顶凌期)对各类麦田进行划锄,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地表温度,消灭越冬杂草,为后期麦田管理争得主动。尤其是对群体偏小、个体偏弱的麦田,要把划锄作为早春麦田管理的首要措施来抓。另外,春季浇水或雨后也要适时划锄,划锄时要切实做到划细、划匀、划平、划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不漏杂草,以提高划锄效果。
上一篇: 怎样生产绿色商品肉鸡?
下一篇: 坏死杆菌可导致动物哪些疫病?